近日,在浦江郊野公園舉行的葉宗行與“黃浦奪淞”亮吧雅集,吸引了上海市社聯黨組書記王為松、閔行區政協主席祝學軍以及各界專家、學者等的參與。在以“江浦合流第一人”葉宗行的視野為基礎上,他們一同尋跡黃浦江的前世今生,共同探討城市的歷史文脈和更新發展。同時,兩本新書《此地有名》和《上海小史》(新版)也在此次活中正式發布。

葉宗行,字宗人,明初人,出生在上海縣葉家行(今閔行區浦江鎮正義村)。在明永樂年間,吳淞江淤堵嚴重,水患頻繁,給當地帶來了極大的苦難。他善于治水,并全力協助松江府的戶部尚書夏原吉進行治理工作。當時太湖水泄洪海主要依靠吳淞江,葉宗行提出了一項大膽的水利改造方案,即“治浦為先”。他主張放棄已經為痼疾的吳淞江河段,而是挖深挖寬范家浜,使其南接大黃浦,北接吳淞江近海江段,實現“江浦合流”,使黃浦江沖瀉海。這一治水方案得到了朝廷的采納,并得以實施。葉宗行的“江浦合流,北上海”之策為日后上海東方大港的建立和上海地區的繁榮創造了條件。

在活中,閔行區政協主席祝學軍表示,葉宗行的“江浦合流,北上海”之策使黃浦江的水流更加澎湃,商船行船海航行更加通暢,由此上海的商業貿易逐漸發展,最終為今日世界級大都市。他強調,要進一步挖掘葉宗行的事跡和神,通過設立塑像、拓寬紀念館等形式來弘揚傳播他的優秀品格,真正讓人民群眾銘記和傳承優秀的本土歷史文化。

上海市社聯黨組書記王為松介紹,上海社聯與閔行政協合作主辦了這一系列的“亮吧雅集”活。從“浦江第一灣”出發,走過“蘇州河第一村”,來到“滬上名鎮”,再回到浦江之濱,旨在通過溯源歷史來理解現實世界,通過追溯文化的基來認識當今的中國。

本次活由上海市社聯和閔行區政協主辦,浦江鎮人民政府承辦,浦江郊野公園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