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雷莎·馮德赫特士是特蕾莎樂護國際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在醫療和養老行業已經有20多年的經驗。在在“第二屆全國養老住區創新發展大會”上的演講中,了荷蘭的養老理念和八種養老模式。荷蘭模式的核心是以“活”和“樂”為基礎。荷蘭的養老和醫療產業在SCT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2014年甚至超越了瑞士,為世界第一。中國目前的養老狀況雖然不及荷蘭,但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空巢老人和慢疾病的增加。因此,馮德赫特士強調了研究當地人口發展狀況的重要

中國的老齡化問題迅速上升,與歐洲相比時間更短,老年人口逐漸增多,平均年齡也在上升。荷蘭在面對類似問題時做了大量研究,發現最可持續的模式是讓老年人自理能力強、健康,并在無法支撐的況下,能夠在沒有痛苦的況下離世。因此,圍繞“活”和“樂”展開工作是唯一可持續的模式。

馮德赫特士強調,投資養老產業比投資兒產業更有發展空間和盈利潛力。提到,在中國,大部分養老機構都面向健康或半健康的老人,而荷蘭的養老機構則面向有剛需求的老人。認為,有剛需求的老人是關鍵,因為80歲以下的老人可以自理,但80歲以上的老人需要別人照顧。隨著80歲以上老人數量的增加,如果仍然吸引大量的健康老人進養老機構,將會走向錯誤的道路。

馮德赫特士介紹了荷蘭對待失智癥的獨特觀點。表示,失智癥只是攻擊理短期記憶的部分,而其他機能、邏輯思維和都是正常的。舉例說明了荷蘭養老機構中的一對失智癥老人私奔的案例,這表明失智癥并不意味著老年人無法快樂和自主的生活。還提到了自己外婆患上阿茲海默癥后通過康復訓練重新建立自理能力的例子。

荷蘭養老模式包括居家養老、失智癥干預激活中心、康復中心、護理賓館、智障老人住宅、傳統護理院、高端私立養老院和適老住宅等八種模式。其中,居家養老和社區日托的微機構嵌式是未來中國養老的主打方向。馮德赫特士強調,功的居家養老必須提供有附加值的服務,并且需要擁有大的客戶群還提到了荷蘭的失智癥干預激活中心,這是一種輕資產模式,旨在幫助失智癥早期的老人做干預和激活訓練。

在介紹荷蘭養老模式的過程中,馮德赫特士強調了服務的重要指出,老人最怕的是孤獨和無所事事,因此,如何創造充滿正能量、溫暖且有意義的生活環境對于員工的培訓至關重要。還強調了流程控制的標準,包括安全和質量,以及服務的重要。最后,呼吁將服務置于建筑之前,先找到目標客戶需求,再進行選址和建筑設計。

總之,荷蘭的養老模式以“活”和“樂”為核心,注重提供有附加值的服務、專業的干預激活訓練和功能的環境設計。這種模式強調家的覺、良好的就餐環境、社區融和專業輔的使用。馮德赫特士認為,服務比建筑更重要,創造對老人有意義的生活環境比提供醫療更重要。通過分荷蘭的養老模式,能夠為中國的養老產業發展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