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不要對別人抱有無謂的期待。心理學家阿德勒曾明確指出,人一切的煩惱,都源自于人際關系,而期待是矛盾的源。期待越多,失越大,矛盾也越多。因此,舒服的關系是沒有期待的關系。一份期待,就多一些自在。

人們都有緒需求,在人際往中,我們往往習慣地用對方是否能為自己提供緒價值來衡量關系的好壞。我們發朋友圈,期待識的人給予贊揚和評論;給朋友分消息,期待對方能及時回應。于是我們一遍又一遍地打開關閉手機,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期待也逐漸消磨。為什麼他的手機不離手卻沒看到我的消息?為什麼這麼久才回復,他是不是不在意我了?或者是我哪里做錯了?事實上,對方可能只是在忙而已。然而這種潛藏而細微的需求卻給自己帶來了很多煩惱。如果一個人總是懷著這樣那樣的期待,很容易陷耗和失之中。因為即使是與你關系再親近的人,也無法始終如一地滿足你的期待。能夠時時滿足你緒需求的人,要麼是想通過制造你的神依賴來控制和欺騙你,要麼只是暫時抑自己來討好你。所謂的"君子之淡如水",無論和誰往,都應該是淡淡地,有事直接說,無事各自安。一份期待,人就越自在,相起來也更舒服。關系的好壞最終取決于自己,取決于自己的實力、心態和能量場。所有關系的本質都是價值換。我們應該先給予而不是索取,因為在這個世界上遇見不講規矩的人是必然的。在生活中,我們必須學會接這個事實:沒有人真正懂你,也沒有人能真正救你。接這個事實后,我們應該停止期待,停止說"應該"。我們應該以隨遇而安的態度面對人生,以積極樂觀的力量征服生活。我們應該用一顆平靜自如的心去梳理自己的日子,提升自己的品、學識和能力。放下對未知的恐懼,將所有遇見,無論好壞,都當促使自己長的臺階。在人生的下半場,與其因為別人沒有按照自己的期待對待自己而難過,不如振作起來做一些有意義的事為更好的自己,發發熱。愿大家都能為自在、舒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