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評活又一次開始了,盡管我已經參加了六七年,已經研讀了所有的細則,也已經預料到了結果……但每每這個時候我心的不滿和憤怒依然會達到頂點——我的努力永遠趕不上不斷完善的職評細則。職評已經不再是評估教學能力或者考核職稱。對我來說,它更像是一場克服困難的考驗,一場磨難。每到這個時候,它就會準時出現,說:“嘿,老師,你應該考慮一下職稱晉升了,今年你有很大的希啊。”說完就離開了,讓我空手而歸。今年的結果也不例外,有時我自己都不明白我為什麼如此執著,為了錢嗎?我不否認我需要錢,但評上職稱的那點錢,有它富不了我,沒有它似乎也窮不了我;那為了名譽嗎?……深思慮后,我的回答是:是的,是為了名譽!為了我在教育事業上奉獻了大半生的一紙證明;為了不再被人嘲笑“連個職稱都評不上,一天到晚還那麼認真。”為了不再面對被問及職稱解決了沒時無法回答的尷尬……而這一切似乎都關乎名譽。莊子曾經說過“名譽,實際的客人,我將為客人嗎?”為了這份“客人”,我每年都會以冰點緒度過職評期,空前傷、空前無助,親人的安只能勾出更多的眼淚,同事的關心也讓我懷疑是對手的“糖炮彈”,職評已經讓我不正常了,我還要教會我的學生“以平常心面對高考”,何其諷刺?事實就是如此:年年陪跑,從不圍。在一次次的職評活中我即將步“知非之年”,我不知道這樣的職評活我還能參加幾次(無數次失敗的經歷已經讓我產生放棄的念頭),我也不知道退休之前我是否能最終拿下它?但今年不同了,看著職評員會上同事義憤填膺地議論某些細則的合理的時候,我突然到厭倦。過窗戶我看到天空湛藍,,街上人來人往。時近年底,外地就學的大學生已陸續返鄉,人們也已開始準備年貨,街上商販漸漸多了起來,商品也琳瑯滿目,我突然想起來單位開會的路上看中的一個新年掛件,此時它會不會賣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