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兒討論了未來的職業選擇問題,我們一致認為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是最佳的選擇。在當今職場競爭激烈的況下,制的工作被稱為“金飯碗”,因為這些職位穩定且收益高,不外界的風雨影響。我不回想起上世紀八十年代,那個時候人們常說“鐵飯碗”,我聽到的令人羨慕的職業有售貨員、電影放映員、高級工人、司機和郵遞員。
我記得我姑姑當上了供銷社的售貨員,每次去所在的“大綜合”購,我都會去的柜臺看看。那個柜臺明亮的玻璃面,琳瑯滿目的貨,香噴噴的空氣和整潔的白大褂讓我非常羨慕。我期待著長大后也能有這樣的“鐵飯碗”,站在柜臺后面笑臉迎接客人。后來,我姑姑調到了鞋帽柜臺,我媽媽還托給我留了一雙帶簽字的棉皮鞋。那時候貨很,新款的鞋子通常在春節前到貨,而且大多數只有一雙,很快就會被搶購一空。得益于我姑姑的關系,那年的春節我終于如愿以償穿上了新皮棉鞋。
在我記憶中,我家鄉大多數的叔叔們都是工人,從事鉗工、車工、管工和木工等技工種。他們在學徒期間只能領取學徒工資,畢業后才能升級,工資也隨著級別的提高而增加。我常常聽到父親羨慕某個“八級工”,因為他們技好,薪水高,被認為是工人職業的天花板級別,非常厲害。父親說我們鋼廠的班組長通常由八級工擔任,他們管理著十幾個人,責任很大,要確保工作安全運行。附近的胡同里住著一個棉紡廠的車間主任,他是我認識的最高級別的員,除了校長以外。
我們小學附近有兩個電影院,分別是太平影院和郭莊子影院。上小學的時候,學校經常組織我們觀看電影,那個時代的電影類型非常多樣,有反特片、戰爭片、偵探片、歷史片等。電影院里一片漆黑,我們跟著手電筒的亮按照單雙號找座位,我常常好奇電影院后排的小窗戶里發出的一束束。有一次我忍不住探頭進去想看個究竟,結果被一個人嚇了一跳。我約看到放映員在一堆機中間忙碌著,偶爾會出現黑屏斷片,我也會看向那個窗戶。對我來說,放映員是一個神的職業。后來我看了一部電影《雪花那個飄》,講述了電影放映員的故事,我明白了人們向往為放映員的原因,那是因為他們熱電影,電影是過放映窗口讓我們看到外面世界的窗戶。
我知道司機這個職業很歡迎是因為有個親戚給某領導當司機。這個領導喜歡釣魚,每個周末都會去近郊水庫釣魚,但他自己并不吃魚。所以他家總是有大量剩下的魚。他經常上親戚們來他家打牌吃魚,他們都羨慕他找了個好職業,還鼓勵自家孩子學開車,這是門技活,可以跟著領導吃好喝好,遇到喜事或紅白喜事還能跑一趟,還有紅包白包拿。
我結婚的時候,還沒有租車服務,都是找人借婚車。有一個人發揮了老司機的能力,湊齊了迎親的車隊,我至今還記得他的熱心幫助。我上高中的時候,有個男同學上公用局技校,畢業后當上了公車司機。他不僅會開車,還學會了修理車輛,那個時候這個職業被認為是鐵飯碗。電影《一路順風》中的陳寶國就演過一個卡車司機的角,展現了那個時代這個職業的點點滴滴。
郵遞員更是一個人尊敬的職業。他們騎著一輛二八綠自行車,穿著綠工作服,背著綠書包,每天忙著收發信件和運送包裹。他們整天走街串巷,工作很忙碌,但也很充實。他們的時間相對自由,可以出外勤,還可以幫助人們傳遞親。這也是我理想的職業類型之一。每當院門外傳來清脆的“鈴鈴鈴”聲,鄰居們都會跑出來看是誰家來信了。我曾經蹲在綠郵筒旁觀察郵遞員開鎖收取信件,他們每天早出晚歸,無論風里雨里,都要走街串巷,確保郵件送達。這給我留下了最初的印象,與現在的快遞員有些相似。
所謂的“鐵飯碗”一直以穩定和高收益為基礎。然而,八十年代的“鐵飯碗”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常言道:“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我的二姑后來去做家政服務;八級工也不再是夢想;司機千上萬;電影放映員的工作變得平淡;郵遞員被快遞員取代。我工作的時候是在1995年,當時銀行的老師傅告訴我,以前銀行的工作很辛苦,收也不高,沒有人愿意干。誰能想到銀行工作會變既穩定又高收的“鐵飯碗”呢?幾十年后的今天,公務員和事業編的職業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文章圖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