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章:最近,關于職場人副業的討論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據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與智聯招聘發布的報告顯示,超過一半的職場人員從事兼職工作,其中“00后”訪者中有54.5%從事副業。這一趨勢在2022年的白領滿意度調研中也得到了證實,有59.1%的白領從事副業,比2021年的32.1%大幅增長。

然而,采訪中發現,許多職場年輕人在副業方面遇到了一些問題。有些人因為副業而到領導或同事的指責和排斥,甚至被扣除績效、降薪甚至被迫辭職。面對這些問題,如何劃清主業和副業的邊界為了一個難題。

訪的專家表示,在不違反勞合同義務的前提下,從事副業是合理合法的。如果公司發現員工從事副業或兼職,不能立即解除勞合同,除非副業或兼職對公司利益造了損害。公司應積極與員工通協商解決,而采取侮辱或排的方式是不妥的。

一些訪者分了他們因副業而遭遇的問題。比如,有人在下班后理網店的事務,但被領導誤解為上班時間在做副業。還有人因為副業的功而到嫉妒和排,被指責工作不飽和。還有人因為副業而被取消漲薪甚至被迫辭職。

對于這些問題,專家們提出了解決辦法。他們表示,雇主應當遵守職業道德,全面履行勞合同義務。如果主業和副業發生沖突,雇主有權制止員工繼續從事副業,但需要以合理合法的方式進行。如果員工違反了相關勞合同,雇主可以要求其承擔相應責任。然而,如果雇主采取侮辱或排的方式對待員工,則是不合規的。

總之,從事副業在一定的范圍是合理合法的,但需要注意劃清主業和副業的邊界。雇主和員工之間應該進行善意的通,解決問題。同時,員工也應該遵守職業道德,全面履行勞合同義務。通過平衡主業和副業,才能實現職業生涯的發展和個人收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