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有很多自由職業者、個戶以及不工作的人,但是在職場上,仍有很大一部分群是上班族。據2023年國家統計數據顯示,全國職工總數達到4.02億人左右,平均年齡為38.3歲。可見,我國有很多年輕群需要在職場中爬滾打。今天,我想分一下我個人在職場中的心態以及與同事相的一些觀點。

我從畢業后就一直在職場工作,已經畢業9年了,在這期間換過5份工作,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同事。初出茅廬的時候,我對社會生活充滿向往和好的設想:與同事友好相,就像朋友一樣;與領導相融洽,因為在學校里我一直績優異;工作能出,因為我自信自己能力強。然而,進職場后,我發現一切都是我想得太好了:同事來自五湖四海,擁有各種不同的想法,我對們真心實意,但們卻認為這理所當然,甚至毫不領;有些領導沒有從底層做起,對實際況不了解,在分配任務時有些不切實際;工作中的許多事需要與不同部門的人或者社會上的人進行通,有些事在我的職權范圍無法解決,工作就會停滯不前,無法展開。這些種種讓我這個初出茅廬的生有些不知所措,但是社會教會了我如何世。

幸運的是,憑借我的能力和執行力,我的工作表現不錯,也得到了每個單位領導的認可,但是與同事的人際關系經常讓我不著頭腦。由于我比較敏,經常會遇到一種況:到了一個新單位,我一直保持著和平相的態度,同時對同事遇到困難時都會出援手,在這個過程中,我認識了幾個和我關系不錯的同事。我會特別發展與們的關系,比如帶來好吃的食時也會給們帶一份,們生病或者遇到問題時我會及時關心并提供幫助,我了解一些單位部的消息也會第一時間告訴們,同時也會分自己的經歷等等。然而,我經常會遇到讓自己傷心的況:們拿到好吃的食后只自己用,屢次沒有主與我分們有了好也不會告訴我,我只是后來偶然間知道;們提前知道一些單位的事選擇保持沉默等等。因此,我心敏的我陷了一種既難過又疑緒:難道是我做錯了嗎?我對們好還是錯了嗎?同事之間真的存在友誼嗎?

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試驗和傷,我已經找到了答案:我沒有做錯,但我想錯了。我對別人好,并不代表別人也會對我好。除了父母之外,與他人的關系都是有條件和需要維系的。自己對別人好是自己的選擇,但別人并沒有義務恩。至于同事之間是否存在真正的友誼,我覺得是有的,但是在一定條件下,并且很難實現。需要滿足的條件包括:1.同事和你不在同一個崗位,換言之,沒有共同競爭,這是最基本的條件;2.是一個懂得恩的人,懂得你對的好;3.是一個能保守的人;4.不是那種與所有人都關系切的人。

然而,以上的條件很難全部滿足。以第一個條件為例,如果不在同一個崗位,很多況下會存在級別差距,這意味著與領導層的友誼也很難平等相待。較低級別的員工通常會付出更多,而較高級別的員工會照顧自己。畢竟,較高級別的員工更愿意與級別至不低于自己的人打道,這有助于他們的職位晉升。后面幾個條件則取決于個人格,也需要靠緣分。

因此,職場中真正的友誼是很難遇到的。有句話說得很對:“同行必堵”。在同一個公司中,與自己級別相近的同事通常存在競爭關系。一旦利益沖突,一般人都會維護自己的利益,所謂的友誼也只是表面的。明白了這一點后,我現在與同事相更加輕松。我再也不會把同事當做朋友一樣掏心掏肺,而是選擇了孔子的“中庸”態度:保持適度的距離。這是一種最好的狀態,看上去關系不錯,但真正心的話不用與同事多說。真的,說出去的話就是別人的話了,你很難保證別人不會將其傳出去。如果有一天因為這句話影響到自己的工作,那將會是非常后悔的。

至于帶食,想帶就帶,不想帶就不帶,完全取決于自己的心,不再為是否需要給別人帶而煩惱。因此,我希之前和我一樣困擾的朋友們也能明白這個道理,保持與同事表面的和諧即可。在閑暇之余,可以多聊聊影視、娛樂八卦等不涉及利益和私的話題,一起吃吃喝喝,這樣既愉快又不會破壞關系。希每一位職場的小伙伴都能在與同事相中找到自己比較舒適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