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定海路街道波社區的老樓“隆昌大樓”歷經歲月沉淀,墻斑駁、設施陳舊,沾滿了歲月的痕跡。樓存在著許多問題,包括未利用的空間、公共空間被占、照明不足、管線外等,給370余名居民帶來了諸多困擾。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定海路街道攜手上海市控江中學開展了隆昌大樓第10層樓道的公共空間微更新改造項目。

在立項之初,波居委干部深細致地調研樓棟況和人員結構,廣泛征詢居民意見。通過問卷調查、座談流等方式,他們了解到了居民們的實際需求。居民們希在樓道打造一個燈明亮的“走秀廊”、一個閱讀角、一個“心愿箱”以及一個“綠”走廊。這些需求與神文化需求息息相關。因此,在此次社區微更新項目中,波居委會以“老樓新廳”作為主題,打造了以人為本的“嵌式”社區治理新模式。

在項目開展過程中,居委會發居民積極開展自治,捐贈裝飾擺件、組織樓道清潔工作,為改造工程提供了基礎材料和環境條件。同時,街道還攜手上海市控江中學文創中心,通過學校“05”后孩子們的奇思妙想,發掘老樓煥新發展的訣。學生們在改造過程中巧妙地將楊浦濱江的郁金香、社區的流浪貓融圖案設計中,讓老舊件重新點燃社區發展活力。

12月26日,隆昌大樓“老樓新廳”項目在定海路街道定海之窗開展階段路演。這個歷時半年的社區微更新項目凝聚了社區、學校、企業、居民等多方主的共治合力。隆昌大樓仄空間搖一變為藝氣息濃郁的會客廳。墻上的彩、紙板做的“太湖石”、涂裝一新的座椅、泡芙坐墊、地毯、電子鳥籠等設施,以及散布其中的花草綠植,讓老樓重新散發“年輕”活力。

整個項目建設融了多學科的叉,讓孩子們所學的知識能綜合運用到真實的場景中,也是當下打造學習型社區的創新探索。這場人與城的雙向奔赴,為孩子們搭建了一個學習與生活有機結合的真實場景。這次社區微更新項目以小載、大存量,為當下撬城市發展的新能,讓城市的發展散發更多“人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