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追更網絡小說,每天App打卡“領金幣”,刷手機晝夜顛倒……如今,不老年人沉迷手機,為兒們新的困擾。人口結構越來越“老”,形態卻越來越“新”。當老齡化遇上數字化,老年人“網”快樂的同時,沉迷手機的憂也日漸顯現。如何定義老年人手機沉迷?如何引導老年人形健康、良的用網習慣?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家住北京的魏士向記者抱怨的“網癮老爸”。為了富老爸的退休生活,魏士花重金辦理了游泳年卡,并經常給他列一堆“任務清單”。然而,老爸卻整天沉迷手機,游泳卡閑置不用,任務清單也總是未完。特別是在一家三口團聚的晚餐時,老爸總是匆匆吃幾口就回房間,拿起手機刷起來,讓魏士到非常生氣。
這樣沉迷手機的父母并不見。社平臺上,有許多網友稱自己家中有類似的“網癮父母”。他們不停地購、刷手機、玩游戲,甚至被騙取錢財。更令兒們頭疼的是,父母往往不聽勸告,“一說就跟你急”。雖然“網癮老年人”這個稱號可能有些夸張,但對于老年人沉迷手機的擔憂是真實存在的。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教授靳永近年來一直關注并參與老年人互聯網使用行為及習慣的研究。觀察到,老年人網絡沉迷的話題在近幾年明顯升溫,這與老年網民數量的快速增長幾乎同步。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統計數據,到2022年12月,我國60歲及以上的網民數量已超過1.5億。老年人沉迷網絡問題也日益突顯。
那麼,如何定義老年人網絡沉迷呢?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翟振武表示:“顯然不能只看用網時長,判斷手機沉迷主要有三個維度:過度使用(超長時長)、無法克制使用、對心和人際等方面有負面影響。”上海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互聯網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員方師師認為,老年人網絡沉迷實際上就是手機沉迷。與其關注手機使用時長,我們更應該關注老年人使用手機的目的和習慣。
在調研中,靳永從多位訪的老年人那里了解到,因為長時間使用手機上網,他們的眼睛和脊柱已經到不同程度的損傷。而深度沉迷更會讓他們的神長時間張或,導致失眠,并影響他們參與線下活的積極。靳永還提醒說,雖然有一些老年人沉迷手機,但還有很大一部分老年人未完全融數字社會,尤其是在一些偏遠地區和農村地區,對于后者同樣值得我們關注。
“無論如何,我們關注并討論老年人手機沉迷問題,讓這個之前于互聯網邊緣的群被‘看見’,讓他們的需求被正視,本就很有價值。”方師師表示。
為什麼老年人熱衷刷手機呢?深圳的“二孩媽媽”小萍直到半年前,才意識到母親過度使用手機的嚴重。小萍先后迎來兩個孩子,母親也離開老家前往深圳幫忙帶孩子。小萍反思,自己下班回家要忙于陪孩子寫作業、玩耍、哄睡……有時連續幾天都沒時間和母親好好聊聊天。作為“老漂一族”,小萍的母親在異地沒有朋友。為了填補上的缺失,就低頭刷手機,熬夜聽書。然而,長時間如此,導致的頸椎問題嚴重。
方師師認為,“使用與滿足”是我們理解老年人網絡沉迷的一個重要視角。對于老年人來說,無論是退休、空巢,還是像小萍的母親一樣為“老漂”,這些生活上的變化都意味著他們的社會角發生了改變,他們在家庭和社會關系中逐漸被邊緣化,會出現一些心理上的落差,并由此產生尋求屬、價值和存在的需求。當這些需求在網絡世界中得到滿足時,就容易沉迷其中。
在解決老年人手機沉迷問題上,需要引導他們形健康、良的用網習慣。同時,也要關注那些還未完全融數字社會的老年人,確保他們的需求得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