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年人在年老之后都會考慮立囑給自己的子,然而,老人立囑是一項十分嚴肅和重要的法律行為,其法律效力取決于是否遵守一定的規定和程序。很多老年人在立囑時因為疏忽大意而導致囑失敗。那麼,老人應該如何才能使有法律效力呢?

首先,老人應確保囑的自愿囑是老人對財產分配真實意愿的表達,必須是基于自愿的。老人需要自行考慮和決定財產的分配方式,不任何外力干擾。

其次,老人應備完全行為能力。完全行為能力意味著老人有能力理解自己行為的后果,并且能夠獨立思考和做出決策。如果老人存在認知障礙或神疾病等,可能會影響囑的有效

第三,老人應選擇合適的囑形式。囑可以采用口述囑、公證囑和律師囑等形式。律師囑是最為常見和有法律保障的一種形式。老人可以咨詢專業律師,據自況確定最適合的囑形式。

第四,老人應按照法定程序辦理囑手續。首先,老人應明確囑的起效時間,可以選擇立即生效或在特定條件下生效。其次,老人要選擇合適的見證人,見證人應當備民事行為能力,并且不能是繼承人或益人。最后,老人需要按照法律規定對囑進行簽字和蓋章。

第五,老人應保存好囑的原件。老人應將囑的原件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如保險柜或銀行保管箱,并可以將副本分發給相關的繼承人或律師等,以防止失或糾紛。

最后,老人應及時更新囑。隨著時間的推移,老人的家庭狀況、財產狀況或意愿可能發生變化,因此,老人應定期檢查和修改囑,以確保其始終與自己的真實意愿相符。

總之,老人想要立囑并獲得法律效力,關鍵在于自愿、完全行為能力、合適的囑形式、法定程序、囑的保存和及時更新。建議老人在這個過程中尋求專業律師的幫助和指導,以確保囑的有效和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