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爺,八十歲的年紀,因為雙膝骨質疏松,走路十分吃力,只能住進了兒子李剛的家中供養。然而,這樣的安排并沒有帶來和諧的家庭氛圍。李剛的妻子張梅是典型的都市白領,疼兒子,但和公公相卻很生分。一天,李大爺想煙解解悶,卻被兒媳婦奪過了火柴,并大聲呵斥道:“公公,咱家不準你煙!”李大爺的手僵在半空,臉上尷尬難堪。這樣的家庭氛圍讓人老了和年輕人在一起,理念和生活習慣都難以融洽。即便住在一起,也只是“冷戰”,天大眼瞪小眼。這種力無異于長期小火上燉,最終只會讓家庭矛盾不斷積累。

李大爺格直爽,對外客氣,對刻薄。小區里經常有老人家來家里做客,李大爺能端茶倒水,殷勤招待。而對待兒媳和外孫,李大爺卻經常挑剔、數落。這種對外客氣對刻薄的現象很常見。其源在于,許多老人并未意識到,與原生家庭不同,兒家庭是需要自己去適應和融的。尤其是他鄉,更不應刻薄家人,否則只會激起矛盾。

在農村時,李大爺常常自己煙喝酒。來到城里兒子家后,他仍然保留這些習慣。有一次,李大爺喝多了,拉在了客廳的地毯上。兒媳張梅氣得把他臭罵了一通。李大爺也很難堪,第二天就搬到了臺上住。生活方式和習慣的巨大差異,讓雙方都到莫名其妙和難以置信。這為婆媳關系生出裂隙的重要原因。改掉煙酒并不難,但對老人而言,這關乎自尊和面子,需要家人諒和幫助。因此,這樣的況帶來了家庭矛盾的不斷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