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法分子們開始頻繁盯上了防范意識薄弱的老年人群,并冒充他們的親屬進行詐騙活。11月1日上午,洪接到了在外地上學的孫子的急求助電話:“,幫幫我!我在學校和人打架了,現在要我賠償7萬元。別告訴爸媽,怕他們責備我。”電話那頭傳來哭聲,這讓洪非常著急。急匆匆地來到了銀行,拿著一張寫有賬號的紙條給了柜員,要求匯款7萬元。柜員仔細核查對方的賬戶后發現,這是一個外省的儲蓄賬戶,持卡人年齡僅30歲。洪并沒有對方的任何聯系方式。柜員意識到洪可能遭遇了詐騙,立即向警方報警。

警方迅速到達現場后,立即安了老人的緒。在與老人的談中,他們得知洪接到了一個冒充“孫子”的電話,這個“孫子”還讓把錢打給“某地公安局的派出所副所長”,否則他自己就會因為打架被抓起來。為了讓老人相信這是電信詐騙,民警聯系上了老人真正的孫子。“我沒事啊。”電話里傳來孫子的聲音,并且他還說自己沒有給打過電話。老人這才恍然大悟,相信自己遇到了一個“假孫子”。

這起詐騙事件并非孤例。11月7日,郵政銀行的工作人員報警稱有一名老人被詐騙。警方立即趕赴現場,經過了解,他們確認這是一起詐騙案件。老人接到了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他的“孫子”的同學,聲稱在學校毆打了他人,現在急需錢來賠償,否則會被拘留。經過現場核實,民警功阻止了老人轉賬7萬元的行為,并保住了這筆錢。

冒充親屬詐騙老年人的方式已經為了常見的手法。一般來說,詐騙分子們會采取以下幾個步驟:首先,通過陌生來電自稱是老人的“子親友”,聲稱已經換了新的電話號碼,并要求老人記住。然后,他們會以“子親友遭遇車禍院,急需用錢”等各種理由制造迫氣氛,迫使老人盡快轉賬。一旦老人輕信了,轉賬一次之后,騙子還會不斷編造理由,要求老人繼續轉賬。

公安提醒大家要告知家中的老人切莫輕信任何陌生來電。如果遇到所謂的孫子或孫要求轉賬給指定銀行賬戶的況,請務必與子進行通確認,不要輕信、不要轉賬、不要匯款。

來源:南通反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