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取消了中國的發達國家地位,給中國的發展帶來了一些困擾。原本計劃到2035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現在提前實現了。過去,外國給我們高評價,我們會到高興,但這次國給我們扣了一個大高帽,卻讓我們不愿意戴。因為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們有國際上的優惠政策。這些優惠政策包括關稅優惠、進口限制、技支持和經濟援助。然而,現在這些優惠政策都沒有了。

關稅優惠意味著從發展中國家生產的商品賣到發達國家時,征稅按照基本稅率的75%征收。進口限制允許發達國家對外國產品設置限制,以保護本國產業。技支持是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提供的技援助。當然,并不是所有的好技都會被轉移,比如刻機。經濟援助也是優惠政策的一部分。以國和朝鮮為例,上世紀90年代,朝鮮鬧荒時,國提供了大量糧食援助,為援助數量排名第一的國家。現在,每個發達國家對非洲的貧困國家都有援助計劃,比如非峰會前,拜登承諾對非援助550億元。

在新中國立后,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們接了許多國家的援助。以日本為例,自1979年開始,日本援助中國已經43年,累計投3萬億日元,折合人民幣1500億元。盡管現在看來,這1500億元不算多,但放在上個世紀,這確實是一筆巨款。援助的項目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農村開發和醫療保健等領域。像北京首都機場、地鐵工程和上海浦東機場等都得到了日本的援助。

現在,國的投票將中國定為發達國家,取消了所有的優惠政策。然而,我們還沒有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要為發達國家,人均GDP需要達到3萬元,而我們的人均GDP還不到13000元,還不到發達國家的一半。國通過這種方式取消我們的一些優惠政策,實際上是給我們的發展設置了障礙。在國面前,說你是發達國家就是發達國家,說你不是就不是,這樣的原則是對他們的自由神的玷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