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朋友轉發了一條令人震驚的微博新聞給我,容是上海一名生因被指責200元打賞太而遭到網暴并跳樓亡。這讓我不思考,這個新聞真實嗎?太令人震驚了!朋友也慨萬分,網絡暴力簡直是一種無形的殺人工。為了求證這起事件的真實,我在全網范圍搜索了相關報道,結果發現確實有報道了這件事。大致況是這樣的:生的父親是一個聽力有障礙的老人,由于疫封控,他無法外出購買食,每天只能吃白米飯。生心生一計,想將自己親手烹制的飯菜通過外賣送給父親,但是即使加價100元也無人接單,最后只能求助于前一天送餐的叮咚小哥。叮咚小哥克服重重困難,幫助生完了這個艱巨的任務。生為了謝叮咚小哥,發了200元紅包表示謝。然而,叮咚小哥沒有接這筆錢,因為他認為這只是做好事而已。本應是一則正能量的故事,卻演變了后來報道的悲劇。我在網上尋找這起事件的結果,但很不幸,今天看到某方報道稱該生在遭網絡暴力后墜樓亡。從網友截圖以及網民們的評論可以看出,確實有一些鍵盤俠對這件事進行了批評和惡意指責,但目前尚無法確認這是否導致生墜樓。同時,我也在思考網絡暴力的形以及對他人造的傷害,以及這些鍵盤俠敲擊這些文字時所持有的心態。為什麼人們在面對網絡新聞時會失去理判斷和辯證思維的能力呢?在網絡世界中,每個人都可以姓埋名,除非自愿暴份,否則幾乎沒有人能第一時間辨認出對方的真實份。因此,每個人都可以在這個紛繁復雜的網絡世界中藏自己,扮演其他角。在這里,有許多因素導致了網絡暴力的發生。我們可以借助心理學的幾個概念來解釋網絡暴力現象。

首先是群極化。群極化指的是群員原有的傾向得到加強,使得某種觀點或態度從原來的平均水平上升到有支配地位的現象。簡而言之,群討論會使得多數人對某個意見更加堅定,原本支持該意見的人會更加堅信其正確,而原本反對該意見的人則會更加強烈反對。互聯網世界為人們提供了言論自由的討論空間,網民們可以自由發表意見,并在網絡上互相留言討論事件,這自然地為群極化提供了條件。此外,每個人的認知和觀念都是不同的,對同一事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所表達的信息千差萬別。同時,互聯網上的信息廣泛而海量,真偽難辨,我們通常只停留在瀏覽和接片面信息的表面,缺乏深度思考。因此,參與這種非理討論時,我們很容易認同某種觀點,從而導致極端化評價事件,進而引發群極化現象。

其次是去個化。去個化是指個人在集中自我同一意識下降,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水平降低的現象。在去個化狀態下,個人行為責任明顯減弱,更容易做出通常況下不會做的行為。心理學研究最早是通過匿名方式進行相關實驗,匿名使得群不到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區別。在群中,一旦出現去個化現象,個人行為將不再個人特的控制,而更傾向于跟隨整個群的狀態。而群規模越大,氣氛越濃烈,人們的去個化現象就越容易被激發。在虛擬而遼闊的網絡世界中,去個化現象得以滋生。研究還表明,去個化狀態使人降低了對自我觀察和自我評價的意識,減了對社會評價的關注。因此,人們在網絡暴力中可能表現出社會不允許的行為,增加侵犯他人的行為。

最后是冒險轉移。心理學研究表明,在決策過程中,個人傾向于較為保守的行為,而在群參與決策時,決策往往會冒更大的風險。在群極化和去個化的雙重作用下,網絡世界的網民們到群背景的保護,更容易提出冒險的見解。群背景下個人所承擔的責任被分散,人們毫無力地提出一些過激的言論,而這些言論在現實生活中可能并不會被直接表達出來。因此,我們在網絡世界中看到的信息往往被過度夸張和渲染,與事實相去甚遠。

作為普通人,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網絡暴力呢?我想說,我們不要過于較真。正如莎士比亞所說,“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無法改變他人的想法,更無法控制他人的行為。但當我們到傷害時,我們可以恰當地運用法律武保護自己。同時,我們也應該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采取積極措施,屏蔽有害評論,忽略網絡暴力行為。我們還可以尋求他人的幫助,獲得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或者尋求心理咨詢幫助來建設自己的心理健康。事實上,無論在網絡還是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應該多加留意這些現象,時刻警惕自己是否陷某種緒中,辨別自己所的環境是否存在暴力,覺察自己的行為和認知,盡量避免對事過于主觀評價。同時,也要避免參與不良群,要知道,環境很容易改變一個人,與自己是否意志堅定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