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紅文化尋訪團”的志愿者,我們在春節期間來到周仁甫爺爺的‘胞之地’——小尖鎮華余村,開展紅文化尋訪實踐活。這次活帶給我們更多意義,40多名大小志愿者和響水縣胡大姐鄰里互助志愿服務隊的隊員一同參與,來到鹽城市響水縣小尖鎮華余村,開始了一段春節“紅”之旅。

下午,我們參觀了華余村的文化展館,詳細了解了華余村名字的由來和相關革命歷史。我們紛紛表示,將傳承紅基因,講好紅故事,賡續紅脈。活的主題是“尋訪鐵軍故事·傳承紅基因”,由中國好人周仁甫志愿服務工作站和小尖鎮張集關工委聯合舉辦。

華余村以革命烈士鄭華余名字命名,他是在執行任務時慘遭敵人殺害的,犧牲時年僅23歲。而中國好人、全國模范退役軍人周仁甫是鄭華余的同鄉,兩人曾一起并肩戰斗過。周老一直以犧牲的戰友為榜樣,離休前忘我工作,離休后繼續無私奉獻、發揮余熱。他義務向青年宣講紅故事2000多場次,捐資近百萬元用于扶貧濟困、修路建亭,直接幫助130多名困境學子完學業。

周老表示:“弘揚紅文化關鍵是要牢記囑托,進,用好用活紅文化資源,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將紅基因脈一代代傳承下去。”近年來,工作站又先后立了響水縣仁甫·梓航星火傳承志愿服務大隊和仁甫·梓航鐵軍紅文化尋訪團。

在活中,我們還來到孝老親類響水好人、胡大姐鄰里互助志愿服務隊隊長、紅故事宣講人胡錦素的家里,一起元宵、包餃子、炸圓,并帶著其他年貨,一起走訪了華余村、港灣村、姜圩村等周邊的部分孤兒、留守兒和空巢老人,給他們送去溫暖和新年的祝福。

小學三年級的季夢媛是仁甫·梓航鐵軍紅文化尋訪團員,用自己的歲錢購買了跳繩,贈送給孤兒兄弟,希他們在忙于學習的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鍛煉好。胡大姐鄰里互助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還將孩子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孤兒兄弟倆十分激,表示一定會以大哥哥、大姐姐們為榜樣,更加努力地學習,將來更好地回報社會。

問活中,青年志愿者紛紛表示,參加本次紅尋訪實踐活益匪淺。姚開標表示,今后還將不斷探索‘紅尋訪’和‘紅’有機結合的未年人校外教育‘流輔導站’新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