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吳和小關的父母都是同一家企業的員工,因此,他們兩人從小就在同一個家屬院長大,從呀呀學步開始就是好朋友。他們一起上兒園、上小學、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學,近二十年時間里一直都相約在一起上學。這樣,兩個年輕男本就不知道他們是什麼時候開始談的。據當年的兒園老師講,他倆上兒園時就是坐一起、睡一起。至于他們在大學時是否在外租房住,這屬于個人私,謹言。

這兩位年輕人大學畢業后又相約回到本市,分別考了兩家銀行。男生小吳進了某國有大行,而生小關進了農商銀行。不久,這一對年的玩伴終于修正果,結婚了。他們不僅善于經營,也是兩把好手,特別是在經營家庭方面。筆者現在只提一件小事來見證他們的高明之:自從他們參加工作后,相互約定,每遇單位過年過節發資,他們就分別把資送到對方父母親家。

小夫妻這樣做不僅令雙方父母高興,而且還收獲了好名聲。鄰居們紛紛夸獎小吳的父母接了個好兒媳,因為單位發的品都送到公婆家,不像別的人只顧娘家。鄰居們也夸小關的父母找了個好婿,因為過年過節就給岳父母送禮。這樣堅持了六年,小夫妻不僅收獲了孝順的好名聲,兩人的事業也小有就,小吳當了對公客戶經理,小關更勝一籌,當了支行長。

今年過年的禮小吳單位發的早幾天,小吳想:老婆當行長,比自己進步快,有點頭,便自掏腰包給老岳父買了三十斤陳年老酒,和單位禮品一起送到岳父母家,說都是單位發的。小關的父母很快就把這事傳遞給兒,小關問老公,小吳只告知酒是自己買的,他自己的小心思肯定沒有講。小關想,老公對自己父母很大方,自己也要跟進,表示一下。小關知道婆婆有老慢支的慢病,一到冬天就怕冷,病也更嚴重,就給婆婆買了一個很高檔的取暖,和單位發的過年資一起送到公婆家,同樣說都是單位發的。

小夫妻這樣做很公平,四位老人更滿意,他們覺得孩子們今年送的年貨比前些年更重了,皆大歡喜。然而,小關的母親卻認為今年收到的年貨兩個孩子忙活一場就只吃虧。覺得婿送的老酒明顯是老頭子一個喝,而兒單位發的取暖明說是送給親家母,實際上親家公也可以一起烤火。這讓到自己什麼都沒有撈著。于是,發起小脾氣來和小生一個樣,天天看見老爺子的酒壺就氣的鼻子冒煙,吃飯時見著老爺子喝酒更氣得咽不下飯。小關知道母親賭氣,便依樣送給母親了一個取暖,并沒有說是單位發的。

這一大家子四位老人經小夫妻巧妙的實施補救辦法,算是把家庭小矛盾弄平和了,但這事并沒有完。小吳有個男同事也住在這個小區,過去曾干過沾花惹草的丑事,從犯事后妻子盯他很。在小區里不知從誰家得到消息,說小吳前幾天給老岳父送了哪幾樣禮。小吳同事的妻子便氣沖沖的問老公,指責老公老病又犯了,把單位發的老酒送給哪個小妖了?小關有一位好閨,也是同事,也住在這個小區,是小關領導下的員工,這幾天也風聞小關比多發了兩臺取暖。閨轉念一想,小關是領導,說不定是市分行發給支行長們的獎品,或者是大客戶送的。小關的好閨雖然肯定小關沒有占單位的便宜,但于好心,閨還是把小區的風言風語直接告訴小關了,與此同時,小吳的同事也找小吳訴苦,這樣子小吳和小關都瞞不住了,便一五一十的全說清楚了。小吳小關這對恩小夫妻事后相互開玩笑,小關說老公這個馬屁,今年拍岳父母的馬屁拍到上了。小吳也不示弱,說老婆多買了個取暖,不照樣拍到上了嗎。這小小的誤會,啼笑皆非的故事算是收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