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社會工作專業的畢業生。說實話,當初我是被調劑到社會工作專業的,對于這個專業我本一無所知。剛上大學的時候,對于社工群和他們的工作容我一竅不通,整個人于一種懵懂狀態。然而,隨著大學四年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參與許多課外實踐活,我逐漸明白了人文關懷和助人自助的含義,對這個專業也產生了一種難以言喻的好和使命

一個多月前,我第一次踏進渭南市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大門進行面試。辦公室的社工姐姐熱地給我倒水,詢問我住得遠不遠,怎麼過來的,讓我到了們的熱和友好。環顧四周,辦公室干凈整潔,幾盆綠植生機,我對這個地方的環境和人產生了好。面試結束后,主管帶我參觀了整個機構,分為社工部和兒事務部。機構的件設施很完備,包括康復室、活室、圖書室、心理咨詢室等。我了解到,機構的服務容主要是困境兒走訪、中心兒照料、流浪兒救助,還會定期開展心理團輔活、兒、志愿服務和資源鏈接等。機構的工作人員主要是社會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目前,機構臨時照料了十幾名事實無人養兒,每天由工作人員接送上下學,只有一位智力存在缺陷的兒每天在機構。社工每天教他基本生活技能、認字練字,陪他進行娛樂活。在一次工作間隙,我陪伴他打乒乓球、下五子棋、給畫涂,他的表現超出了我的預期。看到他的聰明才智,我深深到機構的員工為孩子們付出了非常多的心

在工作中,我參與最多、最深的是外展工作。通過戶走訪,我見到了各種困境家庭中的服務對象。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幫扶對象的家庭,他的母親兒時打針引發腦部損傷,導致智力殘疾,外祖母是小兒麻痹癥患者,下半完全癱瘓,屬于一級殘疾。父親失聯后,家里還有一個同母異父的妹妹,只有一個繼父在外打工很回家。家庭條件非常差,品雜,家人在后院養了一些豬,環境衛生很差。孩子對生父幾乎沒有印象,母親無法給孩子最基本的關懷,孩子甚至嫌棄母親,認為母親給自己丟臉。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孩子本來就比較自卑,進初中后績墊底,無法融產生厭學心理,初二便輟學,整天在家玩手機游戲。現在孩子不愿意和人通,只對手機有興趣。在這個案例中,我到無奈,明白助人自助必須在服務對象配合的前提下才能實現。我不能強迫服務對象或其家人做一些事,不能違背他們的自決權。服務對象要為自己的選擇和決定付出代價,承擔責任。盡管如此,我仍會定期跟進,努力和引導他,幫助他找到生活的方向。

在渭南市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還有很多困境兒或事實無人養兒,他們由爺爺或其他親屬養,不僅在質生活上得不到滿足,心理上也極度缺失父母的與關懷。社工為這些孩子進行兒需求分析和風險評估,為他們建立或更新檔案,鏈接資源,并進行定期跟進服務。每次走訪結束,我都嘆,原來還有這麼多特殊的家庭生活條件,他們的困境是我無法想象的。見到他們,我心生憐憫,盡力做好監護人的工作,在我的能力范圍最大程度地幫助他們。中心臨時照料兒的變化是巨大的,這讓我真正到了社工的力量和使命。剛職時,為了盡快悉中心的兒,我仔細研讀了每個兒的檔案。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孩子小新(化名),他從小母親失聯,與父親相依為命,15歲時父親突發疾病去世。他經歷了被親戚家寄養、被村干部流寄養、被送往養老院的經歷。長期在被嫌棄的環境中生存,小新非常膽怯、自卑,封閉自我。然而,在中心的幫助下,他逐漸變得自信,笑容多了,也長高了。現在小新已經19歲,在大專就讀。中心為了繼續幫助他接義務教育,延長了對他的服務時間。初次見到他時,我本無法想象他之前經歷的創傷。看到他現在的開朗,我覺得這就是我們做這份工作的意義。看著孩子們一點一點長、變好,這是我們最欣的事

在這一個多月的工作中,我學到了很多,也深刻會到了學校學習和實際工作的不同。見到很多因家庭環境原因出現各種復雜問題的孩子,我堅信只要有更多的機構共同努力,幫助兒長,他們一定會逐漸變好。兒時期是一個人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建立階段,我們必須用專業的理論幫助他們塑造正確的觀念,引導他們在正確的道路上長。現在的我非常喜歡這里,這份工作給我帶來了非凡的意義。社工的使命促使我全心投,為孩子們的改變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