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居晚年,互助溫自家婆婆年屆58,曾當地局長,退休后卻轉為住家保姆,擔任門衛李大爺的照料工作。昨晚,匆匆來電,急令我攜鑷子火速前往。驚擾了我與老伴,我們迅速趕至李大爺家。

李大爺住即在附近,相隔一道馬路,我們很快便抵達。沿途上,我詢問丈夫:“婆婆會遭遇何等困難?兩位皆邁至暮年,我心中無數。”丈夫茫然,明顯擔憂婆婆遇上大事。深更半夜,毋庸擾我休息,此次肯定非同小可。

丈夫方才開機,他常有個壞習慣,每夜關機,憂夜醒鈴聲擾。我曾忠告:“父母俱在,夜有急,萬一通不聯系,豈不耽憾?”可他不從,始終拒絕。此時,丈夫喚醒悟,迅速呼婆婆詢問形。婆婆接通電話,丈夫焦急問道:“娘,出何事?”婆婆顯惶恐,語無倫次:“速來,我獨自,如何辦呢?”轉眼,我們抵達李大爺家門口。

在敲門后,見到李大爺眼神凝滯,滿面汗水,他痛苦地趴臥于沙發上。李大爺年屆63,亦已退休。三年前,妻病逝。每月退休金7000余元,再加上小區門衛工資2000余元。李大爺的獨生在廣州工作,而其獨子則居上海。妻病逝后,李大爺本定居上海獨子家中,但兩年前,兒子離異,子歸還兒子。李大爺生活不能自理,子無暇顧及,為減輕其負擔,李大爺只得返回老家。自李大爺返鄉后,子不放心他獨居,雇傭住家保姆照顧,這便與婆婆退休后的職業相吻合。婆婆了李大爺的保姆。

正值擇保姆之際,婆婆遭雇主過于苛刻,飯菜稍咸,衛生不徹底,即指責,甚至扣工資。至李大爺家后,相融洽,工作自由,力亦減。婆婆始終是一位慎嚴謹的保姆,事無巨細。對而言,昨夜的電話卻顯得異乎尋常,紛紛布置我們來到李大爺家,同時帶上兩萬元和一把鑷子。對鑷子的用途我不明了。

抵達李大爺家后,見李大爺痛苦蜷在沙發上。婆婆才告知我們事原委。原來,李大爺大。昨日下午,婆婆特意購買條魚,晚餐燉制,卻未吃完,余半條置于冰箱。夜深十一時許,婆婆睡間,聽到李大爺呼喚,言發熱頭疼。婆婆趕至他房間,見其發燒38度多。于是為他尋找藥品,可家中空缺,深夜難覓醫生。婆婆即取出余魚,加水燉湯,期引起出汗,緩解冒。時值飲湯之際,不幸魚骨誤間。婆婆匆忙取醋解救,然魚刺不慎深,令李大爺痛苦難忍。婆婆手足無措,遂急致電求助。

李大爺的況已不容我們理,我們急求助并將其送至醫院。醫治過程中,醫生功將間魚骨取出,幸好并無大礙,李大爺無需住院,我們便將他安全送回家中。雖然李大爺離危險,但婆婆的疏忽竟傷害了他。我送李大爺千元以表歉意,然他卻斷然拒絕。

不久,婆婆再次聯系我,表示對李大爺仍深歉疚,送他一份禮以表歉意。婆婆向我請教,對李大爺應選購何種禮更合適?我不知李大爺所好,故可代婆婆探求。由于天氣酷熱,李大爺在門衛工作時可能暴之下。送他一頂遮帽或太鏡,或一把雨傘或雨披適合,皆能切合實際需求。務求實用為先,不必昂貴,表達婆婆心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