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法律系教授李丹林看來,盜用他人圖片、視頻的行為已經升級,一些人甚至冒充他人份,編造事實對原博主進行造謠、騙他人等,導致侵犯博主名譽權、私權以及肖像權的況越來越多,同時也涉及到民事欺詐和詐騙的違法犯罪行為。然而,侵權者的份往往難以確定,舉報多次也并沒有見到效,這讓許多博主到憤怒和無奈。

“爺爺事件”只是孫寧遭遇的盜圖盜視頻事件中的一個案例。今年11月底,被朋友提醒,某短視頻平臺上有一個賬號與的昵稱相似,頭像也一模一樣,自稱是的“小號”。這個賬號不僅直接“搬運”了孫寧在自己賬號上的作品,還將原本的照片了黑白照,并聲稱“我就是博主小號,爺爺事件就是我在炒作”。這樣的作在短短幾天吸引了不,還有些網友信以為真,私信孫寧及其家人進行言語辱罵。盡管孫寧不斷在自己的賬號簡介和視頻中澄清該賬號并非自己的小號,并且有不進行了舉報,但相關作品仍未能下架。

雖然不同社平臺都有舉報盜用作品的途徑,但記者采訪多名博主后發現,平臺的舉報似乎并不見效。唯一一個功維權的博主連夕是山東青島的一名攝影博主。今年7月,發現自己的一張照片被某短視頻平臺上的一名博主盜用,并加上了文字“夏天和我”,在發現時該作品已經獲得了6.4萬的點贊量。連夕立刻聯系該博主,要求刪除該作品。起初,對方試圖以“置頂@出”的方式保留作品,但連夕堅持要求刪除,對方最終刪掉了該作品。然而,連夕并不認為這是維權功,“盜我圖和視頻的人有很多,我基本用同樣的方式要求刪除,只有這一次功了,好像對方并不是因為怕被舉報而刪除,只是一時良心發現了。如果真的要依靠舉報,實際上很難直接讓作品下架,堅持舉報非常耗費時間和力。”

據專家分析,社平臺上盜圖盜視頻行為猖獗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方面,行為人存在法治意識不足、缺乏法律知識的問題;另一方面,行為人出于虛榮、獲利或其他不良機,盜用他人作品。此外,公眾對知識產權的意識淡薄,也導致了這種問題的存在。權利人在維權中面臨諸多困難,難以發現侵權行為,侵權數量眾多,難以確定侵權主份,難以確定損失或侵權人獲利等。同時,訴訟周期長,損害賠償數額低,維權本高,使得原創者難以有效維權。

在解決盜圖盜視頻問題上,專家普遍認為平臺是第一責任人。平臺應加強對原創作品的保護措施,細化防范和懲治侵權行為的措施,加強事前預防和及時發現提供有效證據的措施,并加強在職權范圍理措施。此外,網絡平臺作為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積極維護網絡用戶舉報途徑,不得為侵權行為提供便利。平臺應在收到舉報或作者書面通知后,立即刪除有關容,并向涉嫌侵權的用戶轉送通知書。對于侵權行為,應及時制止,并通過法律手段獲得高額賠償,以有效制止類似的侵權行為。同時,作者也應提高著作權保護意識,添加水印等印記,及時維權,嚴格遵守授權范圍。

總之,要解決盜圖盜視頻問題,需要平臺、作者和用戶共同努力。只有加強法律保護、完善維權機制,才能保護原創者的權益,維護社平臺的公信力和法律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