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有兩種心

每當有同行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出來猛料的時候,我總有兩種心:一種是羨慕嫉妒恨,為什麼我沒有及時發現這種猛料,用一份判決書就能完一篇稿件任務;另外一種是擔憂,這麼多猛料不斷地被出來,不知道有多會被領導臭罵,有一天這個新聞線索富礦會不會被關閉。

裁判文書網上的猛料曝

2018年年底,我在瀏覽裁判文書網時意外發現一份陜西省高級法院裁定書,這份裁定書是 2018年12月28日上傳到網上的,講述的是渭南市韓城市和白水縣兩地煤礦殺人騙賠的大案。當時涉案13人中已有4人被執行死刑,除2人在逃外,其他人員均歸案。這份裁定書中的被告人胡遠波,當年40歲。檢察院指控他先后策劃同伙從安康將兩名男子騙到韓城市和白水縣殺死后騙賠。案發后在韓城作案的余伍林、龍朝平、郭能喜以及在白水作案的王強坤4人被執行死刑。胡遠波等人逃之夭夭。2016年2月4日,胡遠波被南京警方抓獲移白水警方。2018年9月29日,渭南市中級法院以故意殺人罪和詐騙罪,判胡遠波有期徒刑17年。胡遠波一直認為自己無罪進行上訴,2018年12月10日,陜西省高院裁定維持原判。這起團伙殺人騙賠案件,從未報道過。

裁判文書網對于保障公民的知權以及警示教育意義的重要

裁判文書網對于保障公民的知權以及警示教育意義的重要不言而喻。還有多網站是否也需變“網”再舉例說明。有一位記者,采寫一篇醫療事故的調查新聞,想知道醫療事故中醫方承擔全部責任的比例有多。于是練的運用裁判文書網搜到了全國100份醫療事故的判例,然后調查的結果是僅僅只有2例是醫院承擔全部責任,所以的結論是醫療事故中,醫院負全責的占到2%。如果沒有裁判文書網,不敢想象要統計這些數據,將要付出多努力。

裁判文書網應該對所有人開放

最高法院的裁判文書網,不應該僅僅是法院部的網站,也不是司法系統或者法律工作者的網站,它應該對所有人開放。如何以高質量應用法學研究果促進堅定法治自信?11月30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軍來到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 與一線應用法學研究人員座談。法治自信——就不應該不讓老百姓看裁判文書網。本號文章多為原創和本編觀點!未經授權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