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微博上出現了一條熱搜話題:“男子聊被訛因沒錢給騙子打工”。這個故事吸引了我的注意。通常來說,被騙錢的事都是當事人因為某種理由被騙轉賬,最后報警,但是如今居然有人明知道被騙還愿意為騙子打工,這真是奇葩的故事走向。我剛看到這個消息時到非常吃驚。

據報道,江蘇男子姚某在網上認識了一名生,兩人進行了聊。然后,對方威脅勒索姚某,因為姚某沒有錢,對方提議姚某協助他們發送聊詐騙短信。姚某立刻答應了,并邀請了他的朋友李某一起參與。截至案發,兩人分別發送了1000多條威脅短信,共獲利1萬余元,協助騙子敲詐了16萬余元。經過法院審理,姚某和李某的行為被認定構敲詐勒索罪,被判1年至11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以罰金。

攀枝花公安提醒大家,騙局雖然看似復雜,但實際上很容易上當。首先,騙子會在友APP上偽裝正常用戶,廣泛撒網,等待上鉤的“大魚”。其次,騙子會以QQ或微信聊天更方便為由,加上對方的QQ或微信進行一波閑聊。然后,當時機時,騙子會詢問害人是否獨自在家,并提議進行視頻聊天。最后,騙子會利用害人一時沖的心態,導其進行聊,并通過錄屏工錄下聊視頻。最終,當APP獲取了權限后,會將害人手機通訊錄名單發送給騙子,完整個騙局。

不可否認,害人進行聊時可能心存僥幸,但這并不是騙子進行敲詐勒索犯罪的理由。而案件中的主人公姚某的行為更是離譜,他不僅自己被騙還幫著騙子數錢,甚至還拉了他的朋友下水。但是,他們不要以為躲在網絡后面就可以逍遙法外,即使是聊網絡詐騙,最終也會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