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觀念的變遷與出生率下降

據《日本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日本厚生省2月28日發布數據說,2022年日本出生人數為79萬,跌破80萬,是自1899年以來最。而人口態統計數據表明日本的人口減速度也在加快,死亡人數減去出生人數去年人口自然減創歷史最大跌幅。一生一死的差額為負數,說明人口數量逐年下降。這就不僅僅是老齡化的問題,而是未來會不會人口消減到國將不國呢?

發達國家的人不愿生孩子,表面看是養育孩子的經濟負擔越來越大,于是國家就出臺各種政策獎勵生育,但是收效甚微。我國現在也走到了人口增長的拐點,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社會老齡化問題越來越突出。很多年輕人人寧肯養狗擼貓也不愿意生育孩子,我們也將面臨“兒稀缺化”的現象。其實,我們已經有過一次“兒稀缺”(只是我國人口基數較大,不太顯現而已)。

“兒稀缺”帶來的是過度養育和更的寬容,因為在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里,家長不自覺地過度保護兒,不肯讓這唯一的孩子有任何閃失,因此,人們變得對挫折、過失不再寬容,甚至到了“零容忍”的地步。殊不知,挫折、失敗、過失,卻是一個人在長過程中絕對不可缺劑。不能容忍挫折和失敗,導致孩子更加自、以自我為中心,難以同和理解他人以及分或讓步。

細想起來,經濟負擔是導致人們不愿意養育孩子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一位人類學家曾說:當下居于主流的范式是“生命只有一次,只想為自己而活”,這就導致自己的生活比生兒育更重要,生兒育被看做是對自己自由生活的束縛。如此的話,只是不斷提高各種鼓勵生育的政策力度就能達到目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