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甘肅省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出了暖心民生答卷。甘肅是我國生態最脆弱的地區之一,超過50%的國土面積位于自然災害高發易發區,240多萬人到地質災害的威脅。實施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今年初,甘肅省將完4萬戶15.23萬人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列為2023年省委省政府十件為民實事之一。自然資源廳牢記“搬出安全”, 聚焦“應搬早搬、應搬盡搬”,穩步推進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確保政策落地、綜合配套到位,實現生態保護、民生改善多重效應。到12月14日,已有36046戶群眾搬了新家,占年度計劃的90.12%。甘肅省堅持把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謀劃、一項民生工程來推、一項鄉村振興工作來部署,形了“省級統籌、市負總責、縣區落實”的工作機制。永靖縣鹽鍋峽鎮搬遷群眾崔慶國已經打掃新家,新生活。據對地質災害威脅區農戶進行的全覆蓋況,鹽鍋峽鎮最終確定今年對36戶到嚴重威脅的群眾進行集中搬遷安置。甘肅省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堅持以點帶面、以戶帶村、整推進,優先將地質災害威脅區和河湖管理范圍及暴雨山洪災害災區威脅程度嚴重的搬遷對象納搬遷計劃。全省新建安置點260個,新建改建農村中小學、兒園24所、村衛生室54個、養老服務中心8個。古浪縣裴家營鎮避險搬遷一期項目安置區,年輕人蘇有清慨地說道:“以前住在土坯房里,干什麼都不方便。現在老人孩子看病、上學都方便,最關鍵的是我就只花了裝修的錢!”為降低建設本,古浪縣財政承擔安置點配套基礎設施費用后,據住房建設本確定購房價格,20萬-30萬元的每戶縣財政再補助3萬元,超過30萬元的每戶再補助5萬元,共對607戶搬遷戶發放縣級補助資金1934萬元,做到了群眾自籌資金能承。甘肅省制定了“10+‘5’+N”的搬遷補助標準,推落實財政補助10萬元、息貸款5萬元的同時,鼓勵各地統籌整合各類政策資金,形“多個渠道引水、一個龍頭放水”的資金整合利用機制。金山鎮建全省唯一一個“整鎮搬遷”安置社區,通過特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結合起來,讓搬遷群眾吃上了家門口的“產業飯”,逐步形“一鎮一社區、一戶一產業”的鄉村發展新格局。甘肅省堅持把培育富民產業作為治本之策,支持各地大力發展特種養、特手工業、電子商務、鄉村旅游等產業,確保搬遷群眾增收產業實現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