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敦煌考古研究所所長無奈地表達了自己的不甘心,今年的招聘名額又浪費掉了。盡管有人報名,但卻無人參加考試。敦煌考古研究所作為一個國家一級博館,地大西北,為什麼卻招不到一個人呢?網友們通過網絡發聲表示,待遇一般,要求又非常高。

目前可以通過網絡招聘要求看到,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的招聘條件包括碩士學歷、雙一流或八大院背景、專業一致、年齡不超過35周歲等。這些條件嚇退了很多人,因此報名的人寥寥無幾。符合這些條件的人在大城市往往能找到待遇更好的工作,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去敦煌考古研究所,報名的人員中很多只是將其作為兜底的選擇,不參加考試,肯定會有更好的選擇。

事實上,很多愿意去的人也因為這些苛刻的條件而被拒之門外,報名的資格都不夠。另外,考古學和文館專業在高校中已經很稀缺,很多人高考后都不會選擇這些專業,已經進這些專業的學生很可能在未畢業時就被提前預定了崗位,或者繼續深造。此次招聘無法找到人員的主要問題在于崗位要求、待遇、地理環境和發展前途。要求如此高的崗位篩選了很大一部分人,他們沒有資格。正常況下,這個崗位的工資應該在3500左右,一個碩士在這個崗位上很難有出果,幾十年的求學之后拿這個待遇確實有些虧。另外,由于地大西北,環境條件也一般,有些人難以接。最后,晉升需要時間,資源匱乏,因此晉升會很困難。這些因素都導致人們不愿意選擇這個崗位。

要想招到人,降低要求是一個很容易的方法,比如將學歷要求降到本科水平。只有降低要求,才能吸引本地人報考,他們也會很樂意。門檻太高時,符合招聘要求的很多畢業生都不會考慮去敦煌工作。懷固然重要,但養家糊口才是首要任務。

結論是,事業編制依然很歡迎,只是沒有質的懷很多人負擔不起。崗位編制年年浪費的原因在于自高估,同時認為就業力大,很多人會被迫做出選擇。事實上,如果不改變招聘策略,以后仍然會出現這樣的況,即使有人選擇職了,后期也會因為質不足而離職。崗位招聘確實比較搶手,但每年省考也有部分崗位無人報名。就業還是要分析,價比很重要。懷不能當飯吃,茶米油鹽是誰都無法繞開的話題。有很多人抱著金飯碗討飯。招聘單位的要求是否符合自定位也很重要。敦煌研究所屬于典型的不懂人世故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