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理解別人需謹記自立場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讓人心生不滿的事。比如,當我們借錢給朋友,但對方卻遲遲不還,我們忍不住詢問時,卻被人指責說:“人家跟你借錢肯定是有難,何必人還呢?”或者在職場上,明明是同事自己沒完工作,卻把責任推給其他人,當我們想要對峙時,卻被人勸說說:“大家都是同事,小事何必爭個高低對錯呢?”這些勸人寬容的理由仿佛在暗示著不寬容的一方就是自私小氣的人。

然而,實際上,世界上并不存在完全的“”。畢竟,我們無法經歷別人所經歷的一切,所以我們永遠不應該輕易站在自己的立場,用自己的道德標準去評價和指責他人,更不能試圖以自己的視角去揣測他人的世界。我們應該堅定立場,不被他人意見左右,也不妄圖去評論別人。讓善良帶有一定的鋒芒,以智慧去懲惡揚善。

在面對別人的行為時,我們應該更多地考慮對方的境和需求,理解他們的苦和困難。同時,我們也需要保護自己的利益和權益,不被他人的言語和行為所左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與人往中保持平衡,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讓善良的一面得以發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