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獨生子父母日漸年邁,正面臨著巨大的養老力。豆瓣上的“獨生子父母養老流”小組匯聚了八萬多名獨生子,他們在這里互相幫助和支持。據記者調查,獨生子普遍面臨四個養老難題:照料難題、四老贍養、異國養老和反向教育。(《北京青年報》,2022年2月16日)

在中國家庭中,“你養我小,我養你老”的觀念一直很普遍。獨生子從小就是家中的“寵兒”。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逐漸承擔起了養老的責任。據統計,從1980年到2020年,中國獨生子的數量已經超過了1.8億。由于沒有兄弟姐妹來分擔責任,許多人只能獨自承擔養老的力和責任。可以說,“獨子養老”可能是這一代人面臨的前所未有的困境。八萬多名獨生子在網上互相幫助和支持,反映了這一困境的真實況。

事實上,“獨子養老”所面臨的困境并不僅僅是獨生子所獨有的,在一些多子家庭中同樣存在。比如,是去大城市工作還是回小縣城陪伴父母?許多人在大學畢業時都會思考這個問題。作為非獨生子的筆者也曾經為此糾結掙扎。對于子來說,在親和責任、前途和夢想之間做出選擇是非常困難的,想要兩全其并不容易。而隨著父母年齡的增長,他們的養老問題也變得越來越現實和難以回避。

父母養老不僅需要經濟和質支持,更需要時間和力。其中,日常照料是父母最常見的需求,也是子們最普遍面臨的困境。據調查,第一代獨生子大多已經結婚生子,他們的家庭結構呈現出典型的“雙獨”家庭,這意味著他們既要照顧父母,又要養孩子。在有限的條件下,很難同時應對這兩個方面的需求,更不用說那些在異國他鄉的獨生子了。除了照料贍養,如何與年邁的父母相為子們的“新課題”。近年來,老年人手機沉迷和心理健康問題等越來越到關注,需要子們給予足夠的重視。

可見,照顧老人是一個長期、復雜、多變的過程。單靠個人的力量很難解決“獨子養老”的難題。除了及早規劃和家庭協力外,還需要借助社會力量來解決。隨著家庭結構的變化和社會分工的發展,家政行業和養老行業逐漸興起,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部分家庭養老的迫問題。進一步來看,未來仍然需要推系化發展,優化養老服務供給結構,提高養老服務質量,讓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等多樣化養老模式各,加快發展醫養結合、家政升級、科技護理和適老化建設等,共同托起幸福的“夕紅”。(來源:《廣州日報》,2023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