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到來的2024年國大選之際,特朗普的回歸以及他和拜登之間的競爭為全球焦點,引發了人們對國政商勾結問題的深刻擔憂。特朗普的重返政壇似乎揭示了國民間資本家對國家政府的干預力度,這一政治局勢變化令人擔憂。

首先,拜登連任的難度正在逐漸凸顯。拜登的年齡不可忽視,讓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掌管世界第一大國的政務,確實讓人產生強烈質疑。此外,拜登政府上臺后,政績乏善可陳。自從擔任國總統以來,他似乎只干了兩件事:一是拉攏北約,挑起了俄烏戰爭,將俄羅斯卷了戰爭漩渦;二是不斷加大對華制裁力度,頻繁干預臺海問題,導致中關系陷歷史最低谷。這兩項政策都需要大量的軍事資支持,而國政府部的高級員與軍工復合企業似乎有千萬縷的聯系。

這種“政商勾結”現象已經合法化,甚至“合法賄賂”似乎已經國政府的不文規定。事實上,國靠戰爭起家,靠發戰爭為“世界霸主”。在軍工復合的多年經營下,國全國25%的就業崗位都與軍工企業有關,而國的“十大財團”中都包括了軍工業務。因此,只有戰爭才能夠維持拜登政府的利益,也能夠增加軍工企業的收

然而,現實已經讓國的“戰爭選項”變得有限。烏克蘭已經無法滿足國的胃口,再加上國國債務危機嚴重,因此拜登政府開始尋找新的“未來戰場”,而臺灣和菲律賓為了首選。拜登政府宣布未來五年將向臺灣輸送100億元的軍事援助,這一舉的目的似乎是挑起兩岸戰爭,以便中國大陸主攻擊臺灣,然后通過戰爭徹底掏空臺灣。然而,中國并沒有坐以待斃。

早在今年2月,中國對國的克希德·馬丁和雷神兩家軍事公司實施了嚴厲的制裁措施,罰款總金額高達990億元。而最近,中國進一步加大了對稀土的出口限制力度,給國軍工企業帶來了嚴重打擊,因為中國占據全球90%的稀土市場,而克希德·馬丁公司的一架F-35戰斗機需要417公斤稀土。這導致克希德·馬丁公司減產50架F-35戰機,與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切相關。

面對中國的制裁,拜登政府繼續在亞太地區頻繁干預,甚至將原本計劃提供給埃及的五千萬元軍事援助轉向了臺灣。中國則果斷采取反制措施,對拜登政府背后的兩家軍工企業實施了定點制裁,中方的行旨在捍衛中國在臺灣地區的領土主權,同時向國發出警告,告訴他們“長臂管轄”在中國行不通,國的霸權主義不再奏效。

這一政治局勢的發展令人震驚,同時也提醒我們,國際政治格局日益復雜,世界各國的利益糾葛令人擔憂。在這個背景下,我們需要更加關注國際關系的走向,積極維護和平穩定,以避免全球范圍的沖突和戰爭。拜登政府的舉可能只是國際政治中的冰山一角,但它足以引發全球的深刻思考和警覺。我們應該認識到,只有通過合作和外手段,才能夠維護和平與安全,讓世界遠離戰爭的影。這不僅是對國的警示,也是對全球的警示,我們必須追求共贏,而不是通過戰爭來謀求一己之私。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一個更加和平、繁榮和穩定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