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環球網轉載了一篇關于業收費難的文章,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盡管沒有看到原文,但從環球網的報道中可以得出一些個人觀點。首先,這篇文章的立場問題不容忽視。作為權威的人民日報,本應該站在弱勢群的立場上發聲,而不是站在業公司的立場來討論問題。業費作為小區運轉的重要保障,業公司征收業費面臨的困難是一直存在的問題。然而,這篇文章一開始就將焦點放在“收費難”上,明顯偏袒業公司,這種立場錯誤在整篇文章中逐漸加深。

文章中提到,這起業費糾紛案件發生在河南輝縣,業公司和業主各執一詞,而基層職能部門也在推諉責任,甚至找來法學專家進行辯論。盡管文章在舉例和論據上似乎比較全面,但卻沒有解決問題,只是在扯皮和推卸責任上花費了太多篇幅,令人失

實際上,業公司和業主之間的問題早已存在,但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爭論問題。核心矛盾在于業公司沒有正確對待自己的角,將“業服務”錯誤地當作“業管理”,導致了一系列問題的出現。所以,“業收費難”本就不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業公司實際上是開發商在房之前就聘請的企業,甚至很多業公司就是開發商自己的代理人。他們從來沒有以服務業主為出發點,而是在開發商房后為斂財的工。另外,由于街道和社區管理人員短缺,業公司常常承擔了很大一部分社區管理職能,讓業公司誤以為自己是一個“管理機構”,這種錯位是明顯的。此外,業行業在中國大陸發展時間較短,缺乏專業管理人員和服務團隊,導致了服務質量的下降。

業公司和業主之間的矛盾并非是純粹的利益問題。業公司不愿公開小區廣告位和公共用房的租賃收,不重視社區維修和服務質量,態度惡劣,收完費后不作為,這些才是業主不滿的本原因。業主的緒和不業費都是無奈之下的選擇,而業公司則采取各種手段對付業主,從斷水斷電到使用暴力。這些弱勢群業公司的迫下不得不走上這條路。

應該站在正義的一方,發表公正的聲音,為老百姓發聲的途徑。不能將立場錯位,傷害老百姓的心。業收費難的問題需要從業主的角度出發,傾聽他們的聲音,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