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父輩能存到錢,而我們不能?是因為社會變了,還是我們自己變了?如果我們改變了自己,會不會有不同的結局呢?

父輩的生活中,他們只需要水,而我們卻在追求星克、瑞幸、霸王茶姬、茶、奈雪、喜茶、古茗、一點點、茶百道、百分茶……他們養狗時,用剩飯喂養狗,而我們卻需要購買狗糧、洗澡容用品、零食、保健品、服、玩、狗窩……他們只需要一口鍋,而我們多了燉鍋、炒鍋、煎鍋、鍋、琺瑯鍋、雪平鍋、砂鍋、空氣炸鍋……他們只需要吃飽就行,而我們卻追求火鍋、日料、韓餐、西餐、中餐、簡餐、減餐、下午茶、燒烤、海鮮……他們只需要一瓶大寶護霜,而我們卻需要水、華、眼霜、面霜、氣墊、隔離、底、腮紅、眼影、修容、假睫瞳……他們對礦泉水20塊錢覺得貴,而我們卻會買兩瓶嘗嘗;他們不希孩子吃苦,而我們卻不舍得苦了自己;他們存點錢以備不時之需,而我們卻覺得存什麼錢,萬一明天就死了呢;他們想著攢錢給兒買車買房,而我們卻相信兒孫自有兒孫福,沒有兒孫我們福;他們打開電視就看,而我們則打開電視看廣告、看廣告、開會員。

也許,如果我們改變了自己,我們的生活會有所不同。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我們對生活的追求,以及我們對金錢的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