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日子,就像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讓人哭笑不得。去年,家里大寶結婚,春節都在我們家熱鬧地過。今年,大寶提出春節去他另一半家過節。起初我以為這是個不錯的主意,可沒想到事竟然變得如此戲劇化。我一生中,退休前最大的事基本上就是心大寶的婚事。為了給他搞定婚禮,我和我那位幾乎是把所有的積蓄都用上了。雖然我們住在不大的地方,但買房也不容易,一平米也得好幾千,我們倆加起來也就是普通職工,省吃儉用,還借了不錢,好不容易給大寶買了個小窩。大寶的另一半,小芳,是個獨生,還沒嫁過來的時候,家就跟我們說了,小芳生慣養的,進了咱家,可能還得您多心。老實說,我對小芳的第一印象并不是很好,雖然人長得可,但那說話的樣子,實在是讓人有點不了。更別提的工作了,一個普通的店員,沒什麼穩定收,我就琢磨著,大寶眼睛是不是被蒙住了?但大寶就是喜歡小芳,他跟我說,其他條件好的孩子看不上他,只有小芳一直在他邊支持他。我想,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我們也只能尊重他。婚后的生活,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樣好。小芳確實不太會做家務,大寶為了照顧,幾乎變了全職夫君。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畢竟大寶也是我們一手帶大的,怎麼能讓他這麼辛苦呢?我就開始天天往他們家跑,幫他們做飯做家務。但小芳的態度還算不錯,對我有禮貌的,也許這就是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吧,我們也只能慢慢接。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開始覺到了一種不同。今年過年,我們一家人去了小芳家。原以為小芳在家還是那個不會手的小姐,沒想到,居然變了個人似的,忙前忙后,做了一桌好菜。我看著忙碌的背影,心里有些慨。也許,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作為長輩,也應該學會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和驗。這次回來,我在想,我們這些年,是不是太過于包辦代替了呢?是不是該讓年輕人有更多的自主空間呢?畢竟,每個人的幸福,都應該是自己去尋找和維護的。也許,這次的經歷,正是我需要的一課,教會我如何真正地去和放手。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相似的經歷,或者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面留言討論,一起分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