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我們經常會發現一個現象:那些平時認真負責、勤勤懇懇的員工,似乎更容易為領導批評的對象,而那些比較懶散、不積極工作的員工,到領導批評的次數相對較。為什麼真正做事的人總是被領導批評得更多呢?下面我們從四個方面來解釋這個問題。

首先,做得越多,自然錯得越多。不論是誰,不論他們多麼認真地工作,都難免會犯錯。而且在工作中,很多時候對錯并沒有絕對的標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領導的主觀判斷,這讓人難以防備。當人們在忙碌狀態下同時理多個任務時,很可能會分心或者疏忽,容易出現疏。特別是那些認真負責的員工,他們會對每項工作都傾注心,但由于心疲憊、力過大或者時間不足,更容易犯錯誤。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做事越多,出錯的可能自然就越大。多做多錯,錯,不做則不會出錯。而領導通常對錯誤非常敏,就像一盤菜,如果發現有一只蟲子,客人可不會在意這盤菜的材料有多新鮮、味道多好、分量多大。

其次,踏實肯干的人,更容易被欺負。那些能夠任勞任怨、肯干活的員工,通常都是比較老實的人。他們非常重視自己的工作,希通過認真工作來獲得更好的機會。領導往往喜歡把握這樣的下屬,因為即使批評了他們,他們也不會消極怠工,更不會辭職離開。這種類型的員工往往工作能力比較出,但口才可能較差。當領導批評他們時,他們也不會有太多反駁的話語,領導不用擔心被懟而丟面子。

第三,提前完工會給領導更多找茬的機會。勤勤懇懇地工作,不懶敷衍,工作效率就會更高。在責任的驅使下,這些真正做事的人往往會提前完工作。然而,從領導的角度來看,他們可能會覺得“慢工出細活”。而當別人還沒有完工作時,他們卻已經完了,領導可能會懷疑工作質量是否有問題。于是,領導會對工作質量進行嚴格審查。既然要進行檢查,那就一定要找出問題來,否則領導可能就會顯得無能。因此,領導通常會花更多的時間來檢查工作質量,即使沒有問題,他們也總能夠挑出一些小問題來批評下屬。

最后,領導通過打有能力的下屬來提升自己的安全。那些踏實肯干的員工,他們在工作中表現出端正的態度,能夠快速積累工作能力和經驗,通常備較強的專業技能。領導通過批評和打這樣的下屬,在他們面前樹立領導的權威,防止他們在不適當的時候公開指出自己的錯誤,讓自己丟面子。領導心里清楚,這些勤勉實干的員工更容易得到高層領導的認可,從而對自己的地位產生威脅。而這些下屬往往并不懂得人世故,因此領導需要多加防范,對他們格外關注。關注越多,批評的次數也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