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市場中的稀缺:為什麼外賣員工資高于部分白領?

據統計,快遞員的平均工資有7200元,外賣員的平均工資卻有9200元。然而,辦公室的白領的工資普遍在4千到5千元左右,行政高點也就5000多而已。按道理說,學歷越高,能力就會越強,從而為公司創造的價值就會越高,那麼收水自然就隨之而高了,但為什麼還會出現以上那個現象呢?我們的工資高低到底是什麼決定的?不是老板說了算嗎?不是。那就是學歷說了算,也不是。那就是工作能力說了算,其實也不是。那就是為公司創造價值的多而決定,答案:還不是。你的工資和你的老板學歷能力和為公司創造的價值多都無關,那麼到底是什麼決定了工資的高低呢?我們仔細回想,慢慢梳理就不難發現,這里邊的因果關系了。首先,你的工資肯定不是老板說了算。其實老板只能按最低的可能給你定工資,你還別不信,給高了他不會干,給低了你不會干,所以老板并不能決定你的工資。其次,學歷也不能決定你的工資。據統計,中國有700多萬的外賣員,而其中有七萬碩士研究生,還有21萬本科生。這個數據絕對可靠,也就是說,有將近30萬的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在拿著外賣員的工資。為什麼會這樣呢?高學歷不應該有高收嗎?其實并不對等,學歷高并不會決定你的工資高。那麼,工作能力越強,工資就應該越高了吧?這其實也是你以為的,因為工作能力不好,量化也不好對比。很簡單的一個例子,一個能扛200多斤水泥的壯漢和一位能歌善舞的小姐姐,誰的工作能力強?袁隆平院士和馬化騰誰的工作能力又強呢?工作能力不好量化,所以他不決定工資的高低。那最后,為公司創造的價值的多,總該決定你的工資高低了吧?仔細一想也不對!公司是一個完整的價值生產機,誰也沒有辦法單獨創造價值。很多人以為,公司的業務牛人為公司創造的價值最高,因為是他們把產品賣給了客戶,從而為公司贏回了利潤。其實,這是不對的,比如說:高速公路的收費員就是業務牛人了,他們每天為公司拿回幾十上百萬的業績,那他們的價值就比修路工人的價值高嗎?明顯是不對的。生產線上的工人和老板來比,誰創造的價值更高,這里面也本搞不清楚誰創造了更高的價值。那麼,到底是誰決定了我們工資的高低呢?答案,其實很簡:你的工資是由你同行決定的,說這話你信嗎?比如:中國制廠工人的工資,說白了是由越南制廠工人的工資決定的,你嫌便宜不干,老板可以讓越南人來替代。建筑工人的工資是由其他建筑工人的工資決定的。其實,說白了也就是說你這個工種稀缺決定了你工資的高低,大家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在經濟學里有句話:供求關系決定價格。而工資說白了就是勞力的價格。所以,你的工資與你的老板、學歷、能力和為公司創造價值的多都無關,他只與你工作的稀缺和同行有關。知道了這個問題的因果關系,你應該就很清楚,為什麼有將近30萬的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去送了外賣?因為,他的專業不夠稀缺,因為他的競爭者實在太多了,所以薪資水平普遍太低。至此,你就清楚了你的老板不是你的競爭者,同行才是你的競爭者。所以說,你的高工資不是你造的,而是其他老板和你的同行競爭者造的。為此,你想要得到一份高收,你必須得清楚,學習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獲得高學歷,更應該看專業的稀缺和實用。如果你讀了一個不稀缺的專業,碩士、研究生、本科生,那還真不如學一門稀缺的技能。老板,為什麼收高?是因為老板這個職業的稀缺,為什麼老板這個職業稀缺這麼高呢?是因為創業功率實在太低了。業務牛人為什麼收這麼高?也不是因為他為公司創造了更多的價值,而是因為像他這種牛人太了。至此,大家應該清楚了:為什麼將近有30萬的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去送了外賣吧?最后,我想說的是,讀書肯定是有用的,但我們一定要清楚讀書的目的,究竟是什麼:開眼界,長知識,要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