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務是一個城市文明的重要標志,也是讓城市更有溫度的神力量。濰坊,一座有溫度的城市,上演著無數人至深的故事,故事的背后,詮釋著濰坊人的志愿服務神。每一個志愿服務團隊,都是一束,照亮前行的路;每一個志愿服務項目,都是一塊有溫度的磚,構筑起一座溫暖的城。為更好地宣傳濰坊的志愿服務,濰坊日報社特策劃視覺板塊,對優質志愿服務項目進行集中報道,聚力打造“志愿之城 溫暖濰坊”城市品牌,并在《濰坊日報》《濰坊晚報》和濰坊融同步推出。
在濰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計回報,無怨無悔,在海拔800米的山上建起了“高山心診所”。13年來,他們在大山間傳遞心,為10位老人送去健康和溫暖,與老人親如一家人。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濰坊春雨社區義工,而“高山心診所”也為濰坊志愿服務的一面熠熠生輝的金字招牌。
楊集安村,地青州市廟子鎮,藏在大山之巔,山高路陡,位置偏僻。青壯年相繼外出打工,僅有10位老人孤獨留守村中,過著古樸自然的原生態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人年老邁,下不了山,村里沒有診所,看病、吃藥了他們的難題。
2011年7月,濰坊春雨社區義工倡議心人士,自發出資出力,濰坊市中醫院的心醫護人員主加,在楊集安村建首個“高山心診所”。每月最后一個周日,義工們準時“赴約”,給老人進行義診,免費發放藥品,為老人送去生活必需品,幫助老人打水、理發、收拾庭院。每年的傳統節日,義工們會特意到山上與老人過節。他們的付出不僅僅是醫療幫助,更是陪伴和關懷。
春雨社區義工們13年來風雨無阻,行程61000多公里,提供志愿服務187次,為老人們發放價值26萬余元的藥品。他們的無私奉獻讓老人們到了溫暖和關。每次義工上山,老人們都期盼著他們的到來,他們為老人們生活中最親近的人,勝過親人。
冬季的小山村沒有了夏日里的綠樹蔭,顯得格外蕭條和安靜,平時,楊集安村的老人們都窩在家里“貓冬”。但每個月的最后一個周日,他們早早起床,簡單收拾一下,迫不及待地來到“高山心診所”,只為了見到一個月未見的“孩子”們。濰坊春雨社區義工和濰坊市中醫院的心醫護人員們早早出現在診所,老人們高興地迎上去。一月未見,彼此掛念。寒暄過后,義工們立即投到義診中,為每位老人做詳細的健康檔案,發放藥品,測量、糖等,原本安靜的小山村一下子熱鬧起來。
今年85歲的李元花前幾年患有白障,義工們發現后,把接到濰坊眼科醫院進行檢查。住院手治療期間,義工們流照料,痊愈后又送回山上。李元花老人激地說:“我現在看得清楚了,還能穿針引線,這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多虧了這些好孩子們。”濰坊春雨社區義工公益服務中心理事長孫在前表示,只要老人們健在,他們就會一直堅持下去,并希將“高山心診所”的模式復制到其他有需要的大山深,幫助更多的留守老人。
這些心人士都有自己的家要照顧,但他們卻甘愿做高山上老人們的“孩子”。多年來,老人們守著小山村,志愿者則用心守著這些老人。他們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一份份心擰一力量,托起了老人們生活的希。
濰坊是一座溫暖包容、文明有的城市。發生在我們邊的一個個人瞬間、暖心故事,看似平淡無奇,卻傳遞出濰坊這座城市的溫度。今天,越來越多的“紅馬甲”如春雨社區義工一樣,活躍在濰坊的大街小巷,他們關他人、奉獻社會,用行鑄就了濰坊這座城市的文明底,富了這座城市的文明涵,為建設更好濰坊匯聚起了向上向善的志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