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被譽為“養老天堂”,擁有健全的養老系、免費醫療保障、優的自然環境和清新的空氣,以及安全的食品,因此為了許多老人選擇的養老之地。由于子移民澳大利亞后,許多老人也隨之移居,形了一個龐大的澳大利亞華裔老人群。然而,離開了一輩子的故土,來到一個陌生的文化和語言環境,他們是否能夠如愿地過上幾代同堂、食無憂、自由自在的日子呢?
記者的好友趙薔的母親范捷偉士,去年11月通過付費依親類移民到澳大利亞悉尼定居。之前,曾以探親份在悉尼生活過幾個月。如今,86歲的范老太太實現了與兒、婿和兩個外孫子外孫一起生活的愿。喜歡這里的氣候和環境,對食品安全也很放心。周圍有華人鄰居,附近的商店、銀行、書報店、藥店和郵局也都有華人。喜歡看報紙的每天都會去書報店買兩份中文報紙,并和幾個華人老板聊天,沒有到寂寞。總的來說,對澳大利亞的生活還比較滿意。
然而,范老太太表示,讓最不習慣的是看病。每次看醫生,都必須先去看普通科醫生,如果想要看專科醫生,還需要普通科醫生寫推薦信,并預約后才能看專科醫生,這讓到很不習慣。而且,雖然有醫療卡,看普通科醫生和到公立醫院看病不需要付錢,但看專科醫生需要付費。上次陪母親看專科醫生,趙薔就花了200多澳元,并且檢查費也要自己承擔。政府只提供大約60澳元的醫療補。范老太太還表示,語言障礙和通也讓到不便。在北京生活了50多年的,習慣了有阿姨照顧,每次購和外出都由阿姨陪著打出租車。而現在,住的地方是一個以獨立房為主的區,很難打到出租車,而且不懂當地語言,乘坐公車也很困難。出門購或去其他地方都需要依靠兒和婿開車,到很不方便。另外,由于年紀大了,不會使用微信和電腦,與中國的親戚朋友聯系也很不方便,到被隔離了。在北京時,只需要拿起電話就能和想要聊天的人打電話,親戚朋友想和說話,也只需要給打電話,現在與中國親戚的聯系也要依靠兒的幫助,生活社的范圍大大小了。
然而,與鄰居的華裔老人相比,范老太太覺得自己還算幸運。鄰居來自廣東的87歲老人,曾是一對夫妻,如今只剩下一個人獨自生活,兒住在別。一個人住在一棟大房子里,到很寂寞。觀察發現,在澳大利亞的華裔老人中,一部分老人很適應新的生活,家庭員間的關系理得當,生活充實,非常快樂。另一部分老人因為要幫助子照顧孩子,沒有自己的生活。還有一些老人因為狀況不佳或格向,尤其是幾代人生活在一起,各自的觀念不同,導致生活不太舒心。如果子的另一半是非華裔,家庭員間更難以和諧相,問題會更多。總的來說,如果華裔老人來到澳大利亞后能夠擁有自己的生活,理好家庭員間的關系,安排自己的時間,培養自己的興趣好,并愿意出去與人往,建立自己的朋友圈,那麼在澳大利亞的生活將會截然不同。
同事的母親楊曉紅格非常活躍,喜歡往。雖然語言不通是個問題,但在來到澳大利亞后很快就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經常有人開車帶出去玩,還參加了一部華人微電影的拍攝,扮演了一個小角。由于擅長做面食和菜肴,同事的家里在楊曉紅來之后經常有人來蹭飯,非常熱鬧。還喜歡旅游,報名參加旅行團去斐濟玩了一趟。還有一些老人喜歡書法和畫畫,在來到澳大利亞后,由于子白天忙于工作,他們有大量的安靜時間可以寫字和畫畫,取得了很好的績。其中一位老人在悉尼舉辦了自己的個人畫展和書法展。還有一些華裔老人樂于參加當地的華裔老人興趣好協會,比如悉尼的逍遙同樂會。每個周末,幾十個老人背起小包一起到各個風景點遠足,非常有活力。還有一位退休后隨子從香港移民澳大利亞的老人,到悉尼定居后把時間都用來學英文,結果竟然回到香港教了幾年英文才又返回悉尼,開啟了自己的新人生。
總的來說,澳大利亞華裔老人在移民后面臨著各種困境,如看病不便、語言障礙和通問題等。然而,如果能夠適應新的生活環境,并擁有自己的生活、理好家庭關系、培養自己的興趣好,并愿意與人往,建立自己的社圈子,那麼他們在澳大利亞的生活將會充滿活力和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