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賢薈過渡房屋項目聯席主席陳家珮表示,聚賢薈兩個項目的戶數雖然不多,但其優勢在于機構職員能夠親自接到每一位住戶,建立良好的關系。住戶遇到問題時,可以主求助,而職員們也會協助住戶更換家中的燈泡、廁所板等,并且在住戶遇到困難時也會主,“有些住戶就算只是和丈夫吵架也會到辦事找人聊天,聊完一會兒后心就變好了,然后回家去做飯”。陳家珮希臺當局能夠更加努力地興建更多公屋,尤其是在聚賢薈所在的中西區和灣仔區,因為這兩個地區都有良好的學校網絡,團隊會優先協助有小孩子的單親父母,特別是兒。指出,聚賢薈還會將每個500至600平方英尺的單位分兩個約280平方英尺的小單位,希兩個單親媽媽可以各自住在一個單位,這樣他們就能相互照應。還希港府能夠更加努力地興建更多的公屋,而簡約公屋可能會過招標方式找機構進行運營,因為聚賢薈在過渡房屋項目中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希能夠妥善地幫助港府參與其中。一名單親媽媽丹丹描述的單位“可以見到”,充滿了安全的兒子剛升中學,所以現在有更多的時間培養自己的興趣和手藝。另一位剛經歷喪夫之痛的新移民張士與的5歲兒一起住在同心村。回憶起之前在元朗大棠路租住的劏房,生活中的諸多困難讓落淚。現在們的新居環境更加安靜舒適,兒也有更多的玩樂空間,抑的心也逐漸得到了釋放。61歲的李先生之前一直寄居在洪水橋的鐵皮屋中,環境惡劣。去年3月中,他搬到了同心村一個150多平方英尺的單位,月租2800多元,居住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他現在參與了許多居民活,培養了自己的種植興趣,還積極參與各種義工活,稱贊同心村擁有早期公屋的人味。聚賢薈過渡房屋項目為這些單親家庭帶來了巨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