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稅務局發布了一則公告,公告容涉及一位名張某某的財務顧問。據公告稱,張某某在一家深圳的私募基金公司獲得了9803萬元的勞報酬,但將其轉換個人獨資企業的經營所得,并虛假申報稅3180多萬元。稽查局計劃對其以近1600萬元的罰款。深圳市稅務局的相關工作人員回應稱,如果張某某無法繳納罰款,稅務部門將采取相應的執行措施。律師表示,如果納稅人消極應對,將涉嫌犯逃稅罪,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據公告中的《稅務行政罰告知書》,張某某在2020年至2021年期間從該私募公司獲得了9803萬元的勞報酬。稅務局的調查顯示,張某某與私募公司簽訂了《財務顧問服務協議》。張某某通過設立個人獨資企業,將勞報酬轉換上海諦憬企業管理咨詢中心等個人獨資企業的經營所得,并進行虛假申報,以繳個稅為目的。據相關法規,張某某將被以約1590萬元的罰款,合計補繳個稅及罰款約為4770萬元。稅務局稽查局表示,在作出行政罰決定書之前,張某某有權陳述、申辯和提出聽證,公告發出后的30天視為送達,逾期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據天眼查app的信息,張某某是該私募權公司的大東,持比例為30%。他名下的個人獨資企業于2020年3月立,實繳資本為100萬元,社保參保人數為0。兩家公司已于2022年注銷。律師指出,如果納稅人消極應對,稅務機關將追征稅款、加收滯納金并以罰款。如果納稅人繼續消極應對,將面臨逃稅罪的刑事責任風險。截至發稿前,記者未能聯系上張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