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行刑反向銜接,消除追責盲區是一個重要的法治政府建設。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著力部署構建檢察監督與行政執法銜接制度,檢察機關對案件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后,對于應當給予行政罰的,由行政檢察部門牽頭將案件移送行政執法機關,即“反向銜接”,旨在消除追責盲區。“這是新時代行政檢察的一項新使命。”在全國人大代表、湖北松之盛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李剛看來,這項制度既保障了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落實,貫徹刑法謙抑原則,又完善了“兩法銜接”配套機制,避免“不刑不罰”,是檢察機關助推法治政府建設的有力舉措。

最高檢深多地調研,研究加強“兩法銜接”的改進措施,印發《關于推進行刑雙向銜接和行政違法行為監督 構建檢察監督與行政執法銜接制度的意見》,舉辦高級研修班對深化做實行刑反向銜接再員,推檢察監督與行政執法銜接工作在全國鋪開。2023年1月至11月,檢察機關督促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5398件,防止以罰代刑;對應行政罰的被不起訴人提出檢察意見,移送主管機關理9萬人;對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中發現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不行使職權行為,提出檢察建議2.9萬件。

為了更好地落實行刑反向銜接政策,各地紛紛探索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雙向、無、有效銜接的途徑,優化工作模式。福建省檢察院下發行刑反向銜接辦案指引、部協作規定、配套作指南等,對辦案流程、法律文書等進行規范。江蘇省徐州市云龍區檢察院積極爭取當地黨委政府支持,建立區域工作機制。上海市金山區檢察院、區司法局,浙江省嘉善縣檢察院、縣司法局聯合制定《關于建立區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反向銜接協作機制的意見》,建立區域工作機制。

最高檢日前發布的《關于表揚“全面深化行政檢察監督依法護航民生民利”專項活優秀特“小專項”的通報》中,也不乏行刑反向銜接優秀做法。例如山東省沂水縣檢察院嘗試“監督+專項”方式,以行刑反向銜接為切點,對道路通運輸執法領域存在的普遍問題,與相關行政機關、公安機關會簽機制文件,制發類案監督檢察建議,推公安機關開展刑事案件涉案人員違法行為專項清查活

在數字時代,行刑反向銜接工作也需不斷強化數字思維,借助數字化破題。2023年10月,斬獲全國檢察機關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競賽二等獎的北京市檢察院“特定行業從業罰(分)法律監督模型”,便是一個生寫照。該模型以行刑反向銜接為突破口,通過“涉刑人員”“在編人員”“從業人員”數據庫互比對、篩查,將發現的線索移相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等,防止“戴罪”執業、違規執業,相關經驗被最高檢推廣。再如,上海市嘉定區檢察院在區委、區政府大力推下,升級“兩法銜接信息共平臺”,實現不同系統、不同技標準的執法司法數據一鍵轉化和導,新增不起訴案件反向銜接功能;貴州省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檢察院通過比對行政罰案件、罰沒收、法院理的行政非訴執行案件、檢察意見等數據,在對刑事不起訴案件是否需提出檢察意見進行篩選的同時,獲取行政機關履職況,督促行政機關依法行政。

總之,檢察機關在行刑反向銜接方面取得了一定績。未來,檢察機關將繼續深化行刑反向銜接工作,進一步強化“府檢聯”,細化部協作,優化辦案流程,規范案件辦理,完善數據共,強化該領域理論研究,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為法治擔當。這將有力推法治政府建設,為維護社會穩定和公平正義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