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許家印出生于河南省周口市,對他的行為到沒那麼意外,這是因為全國對河南人有一種刻板印象,即“十個河南九個騙”(郭冬臨在2017年小品中提到)。不僅市井百姓有這種看法,許多知識分子也持有相同的觀點。

刻板印象的含義是指人們對某個事的一種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這種觀點推而廣之,認為這個事或者整有該特征,而忽視個差異。刻板印象是一種經驗歸納,產生的相對固定的判斷對我們認識社會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這種判斷簡化了認知過程,節省了時間、力,使人們能夠迅速了解某人的大概況,有利于應對周圍的復雜環境。但這種判斷也會帶來消極的一面,會忽視個差異,造為主,妨礙對他人做出正確的評價。

對河南人刻板印象主要來自于幾個惡劣事件的廣泛傳播:河南人井蓋、騙上海人吃飯、假電線事件和毒大米事件。這些事件造了對河南人的刻板印象的形

這種刻板印象的背后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河南方言比較侉,經濟落后是源。河南雖然地域遼闊,經濟總量大,但人均GDP低,貧困人口多。河南騙屬于小騙,大多是小騙子,一次騙個幾十上百塊錢,金額都非常小,所以他們行騙對象多為普通百姓,而且手段比較讓人難以接,這樣就形很不好的社會觀,被百姓吐槽而廣為流傳,也就更容易形刻板印象。

在消除地域刻板印象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客觀認識每一個個差異,理解每個人背后的故事,不要輕易將刻板印象上升到地域歧視。每個國家每個地區的人都有刻板印象,很難克服,但是我們可以努力去了解并理解每一個人的真實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