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在洋浦通運輸和港航局一樓的可視化監管中心,洋浦智慧口岸服務平臺正穩定運行。洋浦港封關項目正在進行設備安裝,洋浦國際智慧供應鏈中心項目也在快速推進。雖然這些場景看似獨立,但實際上都屬于洋浦港口型國家流樞紐項目的一部分。洋浦港口型國家流樞紐是一種綜合流樞紐,有更廣泛的區域影響、更強的集聚效應、更優越的服務功能和更高效的運行效率。洋浦是海南自貿港建設蓬興起的碼。

洋浦港口備天然深水良港的優勢,水深近岸,避風淤,海岸線長,是一個公認的深水港口。1987年,洋浦港口工程開始建設。隨著洋浦的發展,特別是1992年經濟開發區的設立,各種企業紛紛涌,洋浦開始蛻變為現代化產業園區。但是,這個蛻變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在亞洲金融危機等一系列原因的影響下,洋浦的發展到了一定的阻礙。然而,從2003年開始,洋浦迎來了轉機。金海漿紙項目和海南煉化煉油項目的進駐,掀起了新一的開發熱。經濟的發展推了港口的擴建,小鏟灘、神頭等港區相繼投使用。目前,洋浦擁有10多個碼頭,各類泊位51個,年貨吞吐能力可達1.2億噸。

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啟,洋浦的優勢逐漸顯現。近年來,洋浦相繼發展了綠石化新材料、港航流、商貿服務等千億級業態,并形了現代化產業系。產業的集群發展帶來了貨大流通,這也是洋浦能夠率先選國家流樞紐的基礎。

洋浦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和國家流樞紐的匯點,有重要的區位優勢。洋浦地中國面向印太兩洋的黃金水道,直接輻環北部灣和東南亞兩大市場,能夠有效參與全球資源配置,發展前景巨大。

洋浦港口型國家流樞紐有多種功能,包括多式聯運轉運、干線運輸、區域分撥及配送等基本功能,以及國際貨貿易與分銷、國際航運、國際集采中心等自由貿易功能,以及境電商、冷鏈流、供應鏈流等服務延功能。洋浦建設港口型國家流樞紐的前景非常廣闊。

洋浦港口型國家流樞紐的選址在港航流產業區,按照功能劃分為保稅港區、國際貿易服務區、國際集裝箱流區、港口流區和綜合流服務區。這樣的功能區劃分符合洋浦當前的產業現狀和未來發展需求,有利于流資源的聚集,發揮港口條件和自貿港政策的綜合優勢。

然而,洋浦作為港口型國家流樞紐仍然存在一些短板。港口等級不高,無法滿足最大集裝箱貨的需求;集疏運系相對薄弱,貨出港限;經濟量較小,產業配套不完善等。為了彌補這些短板,洋浦正努力進行改進和發展。到2025年,洋浦港口的集裝箱年吞吐能力目標是達到600萬標箱以上,貨吞吐量達到8000萬噸,為現代航運服務系健全、港航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流服務和通關效率比肩國際一流水準的樞紐海港。

總的來說,海南自貿港的建設為洋浦港口型國家流樞紐的發展提供了推力。洋浦港口的地理優勢、產業發展和港口建設將進一步加強與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連接,并發揮國際樞紐海港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