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浐灞和港務再次為熱搜話題!網絡上傳出一個消息:“已經確定浐灞生態區和國際港務區將合并!”雖然目前方并未正式發布這一消息,但是,不可回避的事實是,近年來,港務區和浐灞生態區合并的議題一直備關注。如果以經濟先導區定位的港務區和以生態為優勢的浐灞生態區兩區合并,將對產業合作、資源共以及更為全面的發展更加有益,“生態+經濟”的協同發展,將起到1+1>2的效果。

網絡傳聞稱,兩區或合并浐灞國際港。目前的西安布局圖顯示,浐灞和港務區位于西安東北方向。浐灞生態區位于西安城區東部,北到渭河,南到繞城高速,包括浐灞河兩河四岸的南北向帶狀區域,規劃總面積129平方公里,其中集中治理區89平方公里。西安國際港務區是陜西省、西安市為打造陸改革開放新高地而設立的經濟先導區,是省市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打造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建設對外開放大通道的重要抓手和主要平臺,是陜西自貿區的核心板塊,是大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東部新中心和第十四屆全運會主場館所在地。園區位于西安市主城區東北部的灞渭三角洲,浐河、灞河、涇河、渭河四水聚港,規劃控制區120平方公里,規劃建設面積89.89平方公里。如果兩區真的合并的話,首先區域規劃總面積將達到200多平方公里。據網上流出的圖,浐灞國際港的建設與管理范圍。據西安城記圖片資料,非常直觀,浐灞和港務區是挨在一起的,如果合并,一方面是“水到渠”另一方面會產生1+1>2的效果。

為什麼說這是信心的表現?目前西安集中開發,土地熱度較高的區域無外乎高新、浐灞、港務,新房基本集中推售也在這三個區域。港務區因為承接了全運盛會,為了國民關注的焦點區域,區域的各種配套也逐步完善。港務、浐灞“單兵作戰”都能取得很好的績,那合并起來之后,統籌規劃開發,效果是不是會大于原先。

城市發展是逐步外擴的。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如果跳過某一個區域,直接中間形一個“真空”地帶,那是否會影響雙方的發展果。而尤其是浐灞和港務本相距距離這麼近,又有著各自的優勢。

最初傳出港務和浐灞可能合并的消息時,網上有一種言論,擔心誰拖誰后。政府如果在做這一大型規劃的時候,肯定會有無數的調研和評估。任何一件事都有優劣兩方面,只要是總上是利大于弊,就不用過分細權衡誰多得一分,占點便宜,誰得一分,太吃虧。如果港務和浐灞合并,一方面是能夠提升區域的面積和各項經濟指標,另一方面,強強聯合之后,也終于有一個區域能夠和高新“齊頭并進”。當然,高新的定位和優勢,別的區域無法復制,但是,如果差異化并存,也不妨是一個好的機會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