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逐漸回溫的冬日里,一批工人的心也同樣“回暖”。最近,四會法院功執結一起勞仲裁案件,現場為23名工人發放欠薪26萬余元。“被欠了大半年的工資,終于拿到啦!”執行現場,工人們領取工資后,喜出外。

從今年5月開始,四會法院執行局多次接到工人向某醫護用品公司討薪的強制執行案件。該公司共欠下41名工人45萬余元薪資。在執行過程中,案件承辦人張可立法發現,這家企業明明十分“優秀”,名下卻毫無可供執行的財產。經調查,該公司不但背負著拖欠其他供應商貨款的執行案件和拖欠工人工資案件,甚至面臨拖欠廠房租金將被房東清退的局面,另外,該公司廠存放有大量未找到銷售渠道的貨品,而機械設備已被外地法院查封。

“2019年的時候,公司原廠遭遇了一場意外火災,我們元氣大傷。后來,我們搬到肇慶高新區投產投建,正準備東山再起時,又上了疫,貨,又欠下了廠房租金近150萬元。我們不是不想還錢,實在是‘揭不開鍋’啊!”某醫護用品公司高管陳某解釋道。

“我建議公司先積極與房東、債權人以及工人們協商,坦誠說明公司存在的實際困難,爭取更多的時間清庫存、換效益。現在咱們四會的直播行業正蒸蒸日上,您可以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將產品出售呀!”張法建議道。

在張法的建議和幫助下,公司負責人積極尋求企業出路。今年夏天,某醫護用品公司與第三方電商公司合作直播帶貨,以快售快出的模式清空庫存、降低租賃本,并將第一筆回款用于支付第一批工人的工資約18萬元。正當一切慢慢好轉時,今年10月份,某醫護用品公司又因為資金周轉問題再度陷經營困境。23名工人申請勞仲裁獲得支持后,來到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追“薪”。張法帶著書記員,再次與公司負責人、工人們坐下來,一方面向某醫護用品公司釋法說理,督促其盡快履行拖欠的工人工資,另一方面與工人們耐心通,講明白某醫護用品公司目前面臨的困境與下階段的運營收況,引導工人們給予公司時間,共克時艱。在法院的調解和指引下,公司于12月27日將23名工人被欠的26萬余元悉數支付。一路追“薪”不易,工人們拿到辛苦爭取來的“汗錢”激不已,并向四會法院執行局送上謝信和錦旗。

法治建設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四會法院在切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審判職能,進一步加大強制執行力度的同時,也依法合規為被執行企業“號脈問診”,為良好法治化營商環境增添“能司法”底。今年以來,四會法院新收勞爭議執行案件198件,執結197宗,為勞者追回欠薪981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