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1日晚,一段視頻在網絡上流傳,視頻中顯示河南固始縣三河尖鎮執法人員在一片高粱地前高粱的行為。視頻中可以看到,停在高粱地前的一輛車上寫著“巡邏”字樣并掛著警燈,旁邊還有一輛家用SUV。其中一人在剪地里的高粱穗,另一人穿著制服站在后面。隨后,兩人將裝有高粱穗的桶放SUV的后備箱。

在接采訪時,固始縣三河尖鎮負責宣傳的工作人員表示:“是當地行政執法大隊人員進高粱地周邊巡邏,對高粱地進行管理。”另外,三河尖鎮政府工作人員回應另一家稱,“鎮里安排了巡邏人員,制止群眾掐高粱穗的時候被無人機拍了下來,引起誤會,我們公職人員沒有參與掐高粱。”然而,事很快發生了反轉。10月22日深夜,三河尖鎮人民政府發布況通報稱,參與剪高粱穗的人員中確有鎮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工作人員殷某某。公安部門及鎮紀委將對其依法依規進行置。

最近,河南發生了幾起搶類事件,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比如南迷笛音樂節上的瘋搶事件,還有延津群眾瘋搶花生事件。這次固始執法人員公然在天化日之下掐高粱的事件也引發了一些網友的“地域黑”言論。然而,這些事件仍然是相對孤立的個案事件。如果將這類事件放到其他地方看,同樣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只是河南這類事件最近更為頻繁地發生,并通過網絡平臺得到擴大化傳播而已。因此,我們應該況進行分析,不應該將個案事件拿來詆毀河南或其他地方。

無論是河南還是其他地方,都應該對此類事件進行深刻的反思和反省。在網絡信息時代,這類事件很容易被發現和傳播。如果是信息不發達的時代,可能這類事件也曾經發生,只是沒有被發現或沒有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力。無論是音樂節還是花生地里的群搶事件,都與“法不責眾”的傳統思維有關。這需要我們對文化水平較低、法律知識和意識不夠強的普通群眾進行更深的教育。然而,固始縣發生的這起盜事件更為特殊和突出,竟然是執法人員穿制服公然盜財,這讓人們更加震驚!

“執法犯法、監守自盜”對人們的沖擊力不亞于群瘋搶事件。這會導致公權力的公信力喪失,國家治理機構在誠信和守法方面的公信力的坍塌才是更要命的事!這種負面示范效應會產生更為惡劣的深遠社會影響!在音樂節和花生地發生群眾瘋搶事件后,有人辯解說這是因為“當地農民失地后無工作可做”,或許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然而,對于這些收和地位明顯高于本地人均水平的執法人員來說,為什麼也會如此明目張膽地盜莊稼呢?人們顯然會更多地將其與所掌控的公權力聯系在一起。這是否說明這些基層執法者更多地將公權力當作個人可以為所為的利和私了呢?如果平時他們真的能依法行政、嚴格執法,他們又怎麼敢穿制服公然盜呢?

基層治理是社會和國家安定的基礎和本。其中最關鍵的是基層治理者的自我規范和治理。特別是執法者,如果他們自不能正直,又怎麼能正視他人呢?因此,河南和其他地方要對這種現象進行反思,首要和主要的反思點是管理者、監管者和執法者自!【原創評論:瑜說還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