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我國第二產糧大省,僅次于黑龍江。然而,最近河南哄搶事件屢屢曝,玉米、黃豆、藥材等值錢的莊稼都為了搶奪的對象。盡管主人好言相勸,但村民們依然直接搶奪。其中一位藥材種植戶苦不堪言,只能報警理。然而,當警察到達現場抓人時,村民們才紛紛逃跑。
據11月1日海報新聞記者采訪,一位姓張的士稱,的親戚在河南周口市淮區馮塘鄉承包了500畝土地種植藥材白。在收獲時,附近的村民們前來搶奪。“這兩天收了大約40畝地的藥材,我們雇了20多個人負責看守,30多人負責挖藥材,但附近村民發現后還是遭到了哄搶。”張士告訴記者,搶奪的村民人數達到了4、500人,雇傭的工人本看管不過來,他們不斷呼喊勸阻,但沒有人聽從。工人們甚至將一位老婆婆的小籃筐奪下來后,老婆婆坐在地上喊有人打。無奈之下,他們只能報警理。“公安民警到達現場后,拿著喇叭呼喊,才把這些哄搶的村民驅趕走。”張士稱,這些哄搶的村民大多是老年人,他們并不畏懼民警的到來。經過清點,們自己種植的藥材被搶走了大約2萬斤,造了近20萬元的損失。張士坦言,前幾年承包土地種植藥材一直都在賠錢,今年剛剛起,價格達到了10元一斤。在利益驅下,村民們紛紛出手搶奪。
這些搶奪行為的參與者大多是附近十里八村的中老年人。他們既不能打工,也無法種植農作維持生計。這引發了人們對于“農民無地可種,農民搶糧”現象的重視和思考。當土地被租出去后,農民只能外出打工,但當找不到工作時,農民將依靠什麼來維持生計呢?如果家家有余糧,戶戶生活有保障,誰還會去搶奪糧食呢?撿拾已經收割完的莊稼是可以理解的,但互相爭奪則現了利益沖突。這種況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方面,土地被租出去了,農民只能出去打工,當找不到工作時,農民如何生存?另一方面,農民搶奪糧食現象值得引起深思。
回顧之前的搶奪玉米事件,王先生擁有2000多畝土地,被搶奪了幾百畝。至有五六百人參與了這一搶奪行為。經證實,這些村民們只是去撿拾已經收割完的玉米,在這個過程中互相搶奪。撿拾已經收割完的莊稼無可厚非。然而,互相搶奪則現了利益沖突。這些況揭示了兩個信息:一方面,400畝土地被租出去了,另一方面,農民搶奪糧食。這個問題值得引起重視和探討。當土地被租出去后,農民只能出去打工,但當找不到工作時,農民將如何生存?有土地時,農民可以種植農作維持生計,但當土地沒有了,他們該怎麼辦呢?
值得注意的是,參與搶奪的多為中老年人。盡管退休年齡有推后的趨勢,但很多招工單位將工作年齡定位于45歲以下。因此,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工作機會越來越。他們看準了“撿拾莊稼”的收益可觀,從而參與了這一行為。在秋收季節,撿拾莊稼竟為一些人的生財之道。撿拾已經收割完的莊稼本并不可恥,可以用來食用或者出售。然而,搶奪則涉及到道德問題,一旦犯法律,將到譴責和制裁。作為一個沒有土地的農民,即使生活再困難,我也要做一個遵紀守法、有道德底線的農民。正如俗話所說:“倉廩實而知禮節”。如果家家有余糧,戶戶生活有保障,那麼誰還會厚著臉皮去搶奪糧食呢?如果產糧大省也出現的況,那將是一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