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0年代一戰名后,鼻祖王海被克林頓當面稱為“中國消費者的保護者”。他先后出版了打假力作《我是刁民》、《王海忠告》、《當頭棒喝》等著作,為了地地道道的中國民間打假英雄。而不久前,王海曝了東方甄選熱銷的TIQ西梅中非法添加劑番茄苷A和番茄苷B的問題。這些商不僅惡意瞞添加防腐劑山梨酸,還讓消費者不知地食用了番茄苷A和番茄苷B,這些分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瀉藥之一。王海的行得到了大多數中國人的支持,因為他是為了保護消費者的權益。

與王海不同的是,后來的徒子徒孫們并沒有得到那麼大的支持。他們的吃相太難看,打假的目的與王海完全不同。王海直言不諱“打假與正義無關,就是為了賺錢”,但是與網紅們打著正義旗號騙流吸還敲詐的行為相比,王海的打假太過儒家太優太文化了。這也是為什麼王海能獲得“消費者打假獎”,而那些徒子徒孫們只有淪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還被封號的命運。

這些徒子徒孫們并非真正的打假,而是敲詐。他們聯系商家,以向工商舉報來威脅,讓商家出錢免災。大部分商家為避免更大的罰,都選擇用錢來息事寧人。這種行為對被的商家來說幾乎是不可能討價還價的。一些小徒孫們甚至游走于超市,專找過期產品,發現后和老板討價還價敲詐勒索。這種行為給市場帶來了混。因此,應該由衙門出面在民政注冊合法的民間打假組織,把這些打假人作為特殊人才在各地組織到一起,規范化管理和運營,對社會對市場對消費者都是益無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