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住院花了很多錢,卻沒接到民政部門的電話?不讀者到不可思議,以為這種主詢問況是不存在的。然而,筆者在這里明確告訴大家,民政救助的要求是主出擊,積極員群眾申請救助,力爭不一人。雖然筆者只是一個地方的例子,并不能代表所有地方的做法,但并不表示其他地方沒有這種主詢問的好事。事實上,在筆者所在的地方,我們一直都是按照這種要求進行作的。

作為民政辦工作人員,筆者需要定期核實各項數據表單,查看是否有人養的況,包括但不限于:醫療支出大對象名單、新增重度殘疾人未納低保名單、整戶無勞能力未納低保名單、重度殘疾未納特困名單等。有時候名單上的人很多,需要一個個去核實。對于無法確認況的人,就得去親自問本人。如果可能符合條件,就得催對方提材料到民政辦。白天無法接電話的,就在晚上打。有時候別人一看到周末晚上9點30分還在打電話,還說微信里可以提材料,就以為是詐騙,專門到民政辦來確認。經過這樣的排查,絕大多數符合政策規定的群眾都能獲得救助,但也有兩種況除外:第一種是通知過對方救助申請條件及所需材料,過了很久還是沒材料的。既然一直催促下去也沒有用,只能默認對方不申請救助了。第二種是全家在外地,實在聯系不上的。在龐大的人口中找一個人確實很困難。

為什麼民政辦一定要積極主地去問困難群眾的況,員他們申請救助呢?原因有很多,這里列出了兩點。首先,很多群眾不清楚政策。有些群眾家里有困難,既不跟村委說,也不跟民政辦講,一聲不吭,默默承著困境。如果有困難不說出來,那就只能等民政辦主出擊了。在核查況時,我們會問對方家里為什麼這麼困難,之前為什麼沒有申請低保。有些群眾表示不清楚低保政策,還有些群眾聽說辦理低保很難,沒有關系辦不了,索就不去問了。然而,時代已經改變了。關系保已經數人的影。現在,低保政策在擴圍增效。不管是否符合條件,遇到困難,都應該去跟民政辦講一下況,看看能否得到救助。要一個民政辦的電話,問一下況,又不需要花費太多話費,沒有必要猶豫。對于不清楚政策或者對政策有偏見的群眾,他們不會主申請,只能靠民政辦主出擊,員他們申請救助。

其次,為了完績效指標,民政辦將低保的績效指標設置為不低于去年且越多越好。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過,低保數量是民政部門的一項指標。低保數量比去年的地區會被扣除績效,況嚴重的地方還會到問責。這樣的規定是為了激發民政辦的工作力。如果沒有這樣的規定,個別工作人員可能會不作為,只會辦理申請而對未申請的人視而不見。他們可能會認為,別人家里是否困難,別人自己不清楚嗎?別人自己都不來申請,我為什麼要心?別人家里出了事,與我無關。我這邊已經有太多急事務要理了,哪有時間管這些事?這種不關心他人的心態對于民政辦這樣的民生部門來說是不可取的。如果能換位思考一下,就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有了績效指標的力,民政辦工作人員為了完低保增量,自然會想方設法尋找可能符合條件的群眾,員他們申請救助。民政為民,主出擊員群眾申請救助,這是符合理的,不需要任何特別的原因。

這樣的做法有很多好,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增加了工作量。基層本來就人手不足,還需要一個個主去問可能存在困難的群眾,工作量無疑倍增,容易導致職業倦怠。但是,民政辦作為民生部門,應該承擔起這種責任。畢竟,我們不能被工作力所阻撓,而忽略了那些可能需要救助的困難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