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要走了,如果您再不走,我就得走了。這句話在我腦海里重復了無數遍,直到有一天終于口而出。1986年4月的一個早晨,太才剛剛升起,我就匆匆趕去集市買菜。作為家里的長,每天的家務活我都得早早起床去做。那天我起了個大早,預備買些新鮮蔬菜回家給媽媽做好吃的。我李紅,今年才20歲出頭,是家里三個孩子中的大姐。我們住在河南省鄭州市的農村,生活還過得去。我家種著不地,靠著種地和養幾頭豬鴨,就能養活一家五口人。我爸爸李立國,今年已經55歲了;媽媽張桂香,比我爸小幾歲,今年50歲;除了我以外,還有個弟弟李剛和妹妹李明明。可能是因為我是長的緣故,媽媽總是待我多干些家務活。不過我倒也不覺得煩,畢竟孩子嘛,將來嫁人也是要做這些的。而且,我最聽媽媽的話,媽說什麼我就做什麼,想盡早學會 當一個賢妻良母。那天我起得天還黑,就拎起筐子往集市趕。 路上冷冷清清的,偶爾有幾輛拖拉機呼嘯而過。趕到集市,我路地去給幾個面孔老板挑選菜。紅彤彤的番茄,綠油油的空心菜,黃澄澄的胡蘿卜......筐子很快就裝滿了。買好菜,我提著沉甸甸的筐子,往家的方向走去。 不多會兒,太跳出地平線,撒向大地,天空亮了起來。河水在晨曦中反,波粼粼的很。路過一戶人家,隔著窗戶約聽見主婦在屋里孩子起床的聲音,遠有公打鳴,鄉間的早晨很是熱鬧。我加快腳步往家趕。不一會兒,就看見了我家的院門。我輕手輕腳地推開院門,怕驚醒還在睡的家人。 穿過院子,我來到了廚房,將買來的菜仔細洗凈,然后開始忙活起來。我先把番茄切,空心菜撕小片,然后熱鍋倒油,下切好的洋蔥炒香,再加其他蔬菜翻炒。廚房里很快充滿了油煙和蔬菜的香味。就在這個時候,我聽見屋里傳來了咳嗽聲,似乎是媽媽醒了。我趕端起一碗素菜湯,走進屋里。只見媽媽已經起床坐在床邊,一邊咳嗽,一邊朝我招手。“媽,你起來啦,我給你煮了碗熱乎的素菜湯,你先喝點墊墊肚子吧。”我笑著說。媽媽點點頭,接過湯碗就大口喝了起來。喝得很香,看得出來昨晚睡得好的。“媽,你還好嗎?”我關切地問。“好的,就是嗓子還是有點啞。”媽媽說。我忙又端來一杯熱水,讓媽媽慢慢喝。媽媽這兩天冒咳嗽,我和爸爸都很心疼,生怕病重了。喝完熱水,媽媽的聲音明顯好多了。滿意地點點頭:“紅兒,辛苦你起這麼早,還特地去買菜回來做飯。你最聽話了!”我笑著說:“應該的啦,媽,你還沒完全好,我代你做這些事是天經地義的。你多休息,養好嗓子,我很快就給你做好早飯!”說完,我又端起湯碗,轉回到廚房繼續忙碌。我用鮮的豆腐切了幾塊,加一點鹽,放在油鍋里煎烤。然后從冰箱里拿出幾個蛋,打在碗里,加適量的芝麻、蔥花、鹽,用筷子快速攪拌均勻。這時,鍋中的豆腐已經煎的金黃了,散發著人的香味。我將打好的倒進鍋中,用筷子稍微攪散,然后蓋上鍋蓋燜煮。過了一會兒,牛蛋餅的香味縈繞在整個廚房。我關火,把蛋餅盛盤中。然后,又把切好的番茄鋪在上面做點綴。 一碗熱騰騰的稀飯,一小盤可口的牛蛋餅,再加上我特意熬好的紅棗枸杞湯,媽媽的早餐就做好啦!我端著早餐來到媽媽房間。只見媽媽坐在床上,已經梳洗停當,等著用早飯呢。笑著對我說:“哎呀,又讓我們紅兒忙前忙后了,辛苦辛苦!”“媽,你就是我最親的人,服侍你是我應該做的,你千萬別這麼說。”我連忙回答。媽媽點點頭,開心地吃起了早飯。我在一旁細心服侍,時不時地噓寒問暖。吃過早飯,媽媽的神明顯好了很多。對我說:“紅兒,你做的飯真好吃!媽媽現在覺好多了,一會兒咱們一塊到院子里曬曬太吧。”我高興極了,忙答應下來。吃過早飯,我和媽媽慢慢走到院子里。 干凈的石凳上已經鋪好了的坐墊。我們 并肩坐下,仰臉朝著和煦的。媽媽瞇起眼睛,舒服地說:“兒孝順就是我們老人最大的心頭好。紅兒,以后嫁人了還要孝順公公婆婆,當一個賢妻才行啊。”“是的媽,我一定會的。”我重重地點點頭。就這樣,我們母倆說說笑笑,在下渡過了一個愜意的上午。1986年就這麼悠悠地過去了。轉眼我已經25歲,結婚生子,了人母。我和老公劉建是青梅竹馬,我們倆從小一塊長大,非常好。結婚三年了,也生了一個可兒,我們過得非常幸福。媽媽和爸爸也喜歡上了這個乖巧伶俐的孫,整天把抱在懷里疼。我們一家人舉目相對,都是滿滿的笑容。就在這喜悅祥和的時刻,我們家迎來了第一場變故——1993年的一個冬日,媽媽突然中風了。那天早晨和平常一樣,我帶著兒到媽媽家來吃早飯。一進門,就看到媽媽坐在椅子上,滿頭大汗,說不出話來。“媽,你怎麼了!”我慌忙扶住的肩膀。只見媽媽眼神恍惚,也抬不起胳膊,顯然況很危急。我立刻抱起兒,沖出門去找老公和爸爸。他們二話不說,連忙驅車送媽媽到縣醫院搶救。醫生診斷媽媽是中風了。所幸通過及時搶救,媽媽離了生命危險。但是左半已經完全癱瘓,以后只能臥床。我聽到這個消息,眼淚奪眶而出。媽媽此時已經65歲了。平時最喜歡逗孫玩,經常把抱在懷里唱歌。現在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兒在面前玩耍,卻沒法抱抱了,這讓我的心都碎了。出院后,媽媽只能臥床在家。爸爸白天上班,我和老公也要工作,沒法全天候照顧。弟弟李剛建議我們流照看媽媽。其實李剛條件很好,有兩個房間,完全可以接媽媽過去住。但是他就是不同意。李明明也推辭道,家里小,沒辦法照顧病人。我和老公商量后,決定由我們全權負責照顧媽媽。我跟李剛李明明說我們自己可以的,你們就不用心了。為了媽媽,我們也在努力存錢買房改善居住條件。李剛和李明明聽后都松了口氣,二話不說就把媽媽的養老退休金每月匯給了我們。我看在眼里,心里雖有些不平衡,但也沒有說什麼。畢竟媽媽現在需要專心照料。為了方便照顧媽媽,我和老公決定住進媽媽家。我們賣掉了自己的小房子,用積蓄又買了一套稍大一點的房子,然后悉心裝修適合媽媽居住的樣子。我辭掉了工作,專心在家里照顧媽媽。每天我都會起個大早,給媽媽、換尿布、喂飯、吃藥、做一些適合的流食。媽媽的中風后癥很嚴重,我必須全天候照顧。半夜如果咳嗽或不舒服,我也要立刻起來查看。白天爸爸上班回來后,也會分擔一些照顧媽媽的工作。我和爸爸流陪護,生怕媽媽一個人發生危險。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兩年有余。媽媽的病雖然沒能好轉,但也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我和爸爸用我們全部的心和力,讓媽媽的生活有尊嚴,沒有一點委屈。1995年,我再次懷孕了。 老大都已經四歲了,我們想給添個妹妹。然而,因為要照顧媽媽,我這次懷孕的日子過得十分辛苦。原本月份還不大時,我狀況還不錯。可到了七八個月,我的腰酸背痛得厲害。但媽媽還需要我。于是在爸爸上班的時間,我只能忍著酸痛服侍媽媽。每每推著媽媽在院子里曬太,我都要額頭冒汗。有幾次腰痛得實在走不路,只能讓老大幫我推一下椅。一個小孩推著癱瘓的在院子里追逐玩耍的場面,看得我既心疼又。就這樣我吃了很多苦,終于在1996年生下了小兒李天天。 產后我虛弱得很,但又不得不早早起來照顧媽媽。有好幾次,我是靠著吃營養針才有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