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時候我可從來沒讓你穿過別人的舊服!”我媽瞥了一眼我兒子的服,嫌棄地說道。的話剛落,眼神突然變得溫起來,充滿了憐,若有所思地看著我兒子,沉默不語。我理解,這一刻我媽是心疼我了,心疼我嫁的老公家里條件不好,但是我自己堅持要選擇的,也不好說什麼,只是心疼我沒過上好日子也讓我的孩子跟著罪。

我趕挽著的手笑著說道:“哎呀,媽媽,你不知道,姑姑家買的服可都是品牌,一件大幾百、一兩千呢,拿給我們的也都是很新的,我們自己去買也不會買這麼好的服呀,而且孩子也很喜歡呀。”媽媽緩過神來,握了握我的手,出一笑容。轉移話題道:“跟我去買菜,看看今天想吃什麼?”我歡快地點點頭,牽起兒子乎乎的小手和媽媽一起出門。

是呀,在我小時候,父母都是水泥廠的工人,雖然家里條件并不好,但是他們都盡可能的讓我們吃好穿好。在那個幾乎人人都穿別人舊服的年代,我媽媽堅持讓我都穿新服,年年新服。不夸張地說,我小時候的服比我婚后的服還要貴。婚后,我大多都是一個季度上拼夕夕買一套,也就幾十塊錢。

回娘家,我媽有時候也會和我說:“服要盡量穿好點,這樣走出去也比較被人看得起。”我總是安說:“哎呀,我天天買服,買便宜的丟起來不心疼。”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和媽媽之間有了,是那種想說不能說的,是那種言又止的。我想讓知道我過得好的,別心。想讓我知道放心的,我踏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