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71年參加工作后,據工種分配了每月35斤的糧食定量,比讀書時多了8斤。當時屬于單位集戶,沒有戶口證,也沒有糧本。除了布票能夠發到個人手里,其它生活上的票證如票、豆腐票都歸職工食堂管理,不會分發給個人。拿到工資后,要去總務部買飯菜票,飯票按定量不能超買,而菜票則沒有限制。盡管當時年輕胃口大,但35斤的糧食基本上夠用了,每月還能節余兩三斤,剩余的可以領取糧票。畢竟,外面飲食店也需要糧票。糧食的定量是據工種劃分的,我們車間的鍛工定量最高,每月45斤,而翻砂工也較高,因為他們的工作都需要力。車工、鉗工的定量則是35斤。這個定量非常實際,基本上都有點節余,沒有看到有人糧食不夠吃的,也沒有人抱怨。在我參加工作之前,家里買米時會搭配一些干紅薯片,通常用來煮稀飯或者摻大米飯中。到了單位后,就不需要再心這些了,因為食堂不會摻雜雜糧。至于糧店是否需要單位購買雜糧,我們并不得而知。后來,結婚后,我們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戶口簿和糧食證,其它生活票證也按戶口發放到戶。時代不斷進步,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糧食定量的節余也越來越多,經常會用上月的指標去購買這個月的糧食。慢慢地,糧證上儲存了不的指標。到了90年代初,傳來了要取消糧食定量指標的消息,糧價也要放開市場化。國營糧店的大米售價為0.138元一斤,而一旦放開市場化,價格會是多?我記得取消指標后,糧店每天都有許多人排隊購糧,把自己糧證上的余額全部買回來,因為以后就不會有這麼便宜的價格了。幾乎每家每戶都存有三五百斤,最多的甚至接近千斤。大家帶著麻袋排隊購買,有時候甚至要排上一整天才能買到。因此,有些人選擇通過關系走后門,希不用排隊就能購買到。在質匱乏的年代,通過關系走后門是一種常態,買手表、自行車、紉機等都需要通過關系走后門,大家已經見怪不怪。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特,如果你適應不了,就只能讓人家笑話,或者不去湊熱鬧,等以后再購買。事實證明,這些資最終也都得到了供應。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陳年舊事只存在記憶中,偶爾想起來有些不堪回首。如今,祖國繁榮昌盛,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再也不用為吃不飽發愁,想吃什麼就買什麼,市場供應充足,不用出門就能買到任何想要的資。讓我們恩這個時代,珍惜這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