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冬至我回到了老家,一個五十多歲的婦來到我家和我媽媽聊天。離開后,我媽媽告訴我住在附近,是以前做裁的耀叔的老婆,過來問問我家原來請的保姆是不是辭職了,想接著做。經了解,耀叔早就沒有做裁了,由于鄉鎮還未有管道煤氣,他現在做送瓶裝煤氣的工作,他老婆暫時無業。以前裁可是一個吃香的技活,怎麼連耀叔也不干了,變了一個似乎消失了的職業呢?有于此,我就想我們這個小地方,街道上以前什麼職業是吃香的,現在那些職業是否還存在?從而一葉知秋,大概整個社會也是差不多的狀況吧。

1、食品站豬

以前國營食品站的豬佬是十分吃香的職業,可以說得上"一人殺豬,全家榮"。我同學的父親就是食品站豬佬,就是有權人,天天有豬吃,而我家一年也沒有吃上幾次豬。在的年代,就是奢侈品,豬佬就是份的象征。綜觀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屠戶從來都不是什麼高檔職業,但解放后那三十年,豬佬的地位達到歷史的最鼎盛,空前絕后,之后就在不斷的衰落之中,很多已轉行謀生,即使現在的豬佬掙了錢,也比不上那個年代的豬佬檔次了。

2、供銷社和百貨員工

當年窮困,供銷社的資本來就短缺,又什麼都要票,有錢也不是隨便可買的。供銷社與食品站賣豬類似,但供銷社比食品站更優越,畢竟它掌握的資源種類更多、更廣,況且豬也不是必須品。改革開放后,供銷社沒有了之前的特權而衰落或解散了,員工都轉行或自己開店了,地位一落千丈。以前的大百貨與供銷社是類似的命運,也不存在了。

3、播音員

當年公社有講播站,全公社的人都認識播音員,播音員是挑選考核過的,是當地明星級別的。播音員是有文化的高級職業,同村平兄弟的父親就在廣播站上班,我跟著平兄弟進去過廣播站,我很羨慕,小心翼翼的。后來廣播站不存在了,播音員也轉干別的工作了。

4、裁店師傅

以前沒有多賣,價錢又貴,多數人都是買布匹到裁店做服,特別是臨近春節、開學或婚嫁等時節,生意更興隆。后來,大家都是直接買了,裁店生意也不好了,歷史悠久的行業就此別過,耀叔的店也關門了,他變的司機和送煤氣了。

5、電影播放員

以前公社有電影院、電影隊。電影播放員也就是我們平時稱呼的電影佬。公社有三個電影佬,也是人人認識,地位很高。他們有時在公社電影院放電影,有時到村里放電影。本來看電影已不容易,我當時覺得這工作真好,有工資領又可以天天看電影。后來公社的電影隊也解散了,電影佬也干其它工作了。

6、郵遞員

公社的郵電所郵遞員也是人人認識的,天天騎著綠的自行車送報紙、電報、信件,走村串戶,帶去好,當年是個好職業。后來,郵遞員職業還存在,但與之前已不可同日而語了。

7、糧所員工

公社的糧所就在我老家后面,現在已被私人購買后閑置,已殘舊荒廢。鼎盛時期的糧所有幾十個工作人員,每天人來人往,農民爭著去公糧,不好的人家還不收你的;你態度不好,人家還會刁難你。在那個溫飽都未能解決的年代,在存放糧食的糧倉上班,其尊貴可想而知了。后來,糧所也解散了,連資產也拍賣了,員工也各謀前程了。

8、貨車司機

以前是村企業的兼職供銷,村企業要請貨車拉貨,我見到過的貨車司機也不。司機大佬都是老爺似的,來了要開小灶,還要幾包香煙,不用他開口的。現在的貨車司機,莫說別人求拉貨,求別人也不是易事,競爭激烈力大,不能算是一個好職業。沒有馬云的時代,只有時代的馬云。

上述工作在那個時代是人們向往的職業,這些職業都有其特定的時代特質,而當時的社會背景也讓這些職業充滿了神彩而高高在上。時流逝,歲月更迭,這變化真是太大,可是當年誰又可以預料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