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底,黑人喬治·弗伊德因遭遇國警察暴力執法而不幸亡,引發了全球范圍反對種族歧視的抗議浪。這一浪導致了一系列事件的發生,如哥倫布雕像被推倒、羅得島州考慮改名與奴隸制歷史“切割”,互聯網行業停用“黑名單”等語。雖然一個多月過去了,大眾的緒可能稍稍冷卻了,但是我們仍然需要理地探討和解決歧視問題。

在人類社會中,歧視似乎無不在:國警察選擇暴力執法,男薪資待遇不同,銀行對國企和民企發放貸款的區別對待,投資不過山海關等等。站在旁觀者的立場上,當然可以指責歧視是不對的。然而,現實況并不像喊喊口號那麼簡單,一些試圖減歧視的措施往往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甚至可能帶來新的問題。

經濟學將歧視分為兩種類型:"基于偏好的歧視"和"統計歧視"。 "基于偏好的歧視"是指純粹因為個人好惡而產生的歧視,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加里·貝克爾在1957年提出。例如,一個企業家天然地認為員工的工作能力不如男員工,因此拒絕招聘員工。這樣做的結果是,由于企業家的個人偏好,他將錯失所有高素質的員工,如果這些員工加競爭對手的企業,這家公司就會于劣勢。一般來說,人們會反對"基于偏好的歧視",因為它更接近大眾對歧視的定義。然而,也有經濟學家認為,并不需要特意反對,因為在市場競爭環境下,出于個人偏好的歧視會帶來不必要的損失,這些企業在競爭中自然會逐漸被淘汰。

"統計歧視"則由另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肯尼斯·阿羅提出,指的是基于統計數據做出決策,進行差別對待。例如,某個企業家對該企業的員工工作況進行了統計,發現未婚員工在職幾年后會休產假,影響工作效率;而有了孩子的員工為了承擔照顧家庭的責任,在工作時長上不如男員工。于是,在招聘新員工時,這位企業家為同一崗位的男應聘者分別開出不同的薪水,或者某些工作時間長的崗位不對開放,從客觀上形了對的就業歧視。與"基于偏好的歧視"相比,"統計歧視"顯得有合理,因為它是企業在數據的基礎上衡量本做出的選擇,對事不對人。然而,這種歧視實際上是在信息不全的況下,以偏概全的結果,據之前員工總的工作況,推測員工個的工作況。為了緩解這種歧視,可以通過提供更多信息的方法來解決。例如,求職者可以表明家里有老人可以帶小孩,會請保姆,近幾年無育兒計劃等,企業在了解相關信息后,歧視也就減弱了。然而,現實往往沒有這麼簡單,歧視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

首先,這兩種歧視很難區分,可能同時存在。很有人會公開聲稱自己有某種歧視,而我們也沒有讀心來直接觀察他人的信念。例如,國警察選擇執法可能是因為種族主義者故意對黑人找茬;也可能是因為黑人犯罪率高于白人,國警察因此加大對黑人嫌疑者的盤查,執法上也更加暴。同樣,中小企業貸款難可能是因為銀行不想給貸款;也可能是數據表明中小企業還款能力較弱。其次,“基于偏好的歧視”可能會造“統計歧視”,也就是說,歧視自我實現了。在一個對存在偏見的企業,員工難以獲得與男同等的工作回報和晉升機會,于是選擇將重心放到家庭上,結果形了“重家庭不重工作”的現象,為“統計歧視”提供了又一個數據支持。

正因為歧視的因復雜,解決歧視問題也是非常困難的。簡單暴的措施往往會帶來新的問題。例如,為了消除歧視而實施的措施可能會產生逆向歧視,這在經濟學中被稱為逆向歧視。國出臺過一項“平權法案”,為了彌補國歷史上對黑人和的歧視,要求在大學錄取學生、公司招聘員工時,應當照顧數族裔和。一些大學采取了給黑人、拉裔申請者“加分”的制度或實行百分比定額制度,導致黑人的大學錄取率大大提高。然而,這樣的過度補償導致原本作為強勢群的白人到了不利對待,相當于形了逆向歧視。1978年的“基訴國加州大學董事會案”打響了反對“平權法案”的第一槍。原告基是一個工程師,參加越戰時見到了許多傷病員,激發了他治病救人的愿,所以他退伍后打算報考醫學院。然而,由于年齡偏大,基連續兩年申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醫學院都被拒絕。他發現加州大學在100個招生名額中,專門為弱勢群留了16個名額。由于自己年齡偏大,基認為自己也是弱勢群的一員,于是申請以弱勢群的名額學。然而,由于基是白人,加州大學從來沒有把他當作弱勢群,因此告訴基不符合招生條件。基覺得自己到了不公正對待,將加州大學告上了法庭,最終,聯邦最高法院判定加州大學必須錄取基。這個案子使得人們認識到,“平權法案”雖然對弱勢群做出了補償,但也助長了新的種族沖突。

在國,一些地區高考時給數民族考生加分,甚至有人利用這一優惠政策修改民族份。此外,國還有一項反就業歧視的法案,稱為“Ban The Box”政策,規定企業在前期招聘時不能詢問應聘者的犯罪記錄。該政策的支持者認為,它有助于提高黑人和西班牙裔人找到工作的機會,減輕種族歧視。然而,據一篇發表在《勞經濟學雜志》上的論文,這一政策反而導致了年輕、低學歷的黑人和西班牙裔的就業率分別下降了5.1%和2.9%。由于企業無法獲取犯罪信息來篩選應聘者,他們將種族作為替代指標,選擇不再錄用黑人和西班牙裔。換句話說,企業一開始是不想招有犯罪記錄的黑人和西班牙裔,政策出臺后,企業只能擴大歧視范圍,不招所有的黑人和西班牙裔。

類似地,延長產假等政策的出臺,可能導致越保護就業越難。消除歧視一直是一個重要的社會議題,但這個問題非常復雜,一篇文章無法完全解釋清楚。然而,了解問題可能有助于更好地解決問題,這也是本文的目的所在。